潛力稍加開發,就能超越以往的任何成就
我們最大的局限在于我們的短視,而我們的短視在于無法發現自己的優點。威廉·詹姆斯認為:“跟我們應該做到的相比較,我們等于只做了一半。我們對于身心兩方面的能力,只用了很小一部分。一般人大約只開發了10%的潛在能力。一個人等于只活在他體內有限空間中的一部分。他具有各種能力,卻不知道怎樣利用。”
那么,一般人是怎么做的呢?一般人習慣用與別人的對比來發現自己的優缺點,這固然是一種好方法,但其結果往往受主觀意識影響太大。他會很快發現,自己在某方面與別人差距甚大,因此他會非常羨慕別人。羨慕有可能會導致無知的模仿,無謂的妒忌,或者受到激勵般地向更高境界攀升,但最后一種情況畢竟所占比例甚小,而前面兩種情況都容易導致自信心的喪失以及由此引發的憂郁。
宇宙萬物皆有其本性,既蘊藏潛能,也各有其極限,每天都跟周遭事物互動相處的我們,應當非常清楚這個道理。拿做陶器來說,這個工作并不光是陶藝家想把陶土做成什么樣子,陶土也會通過陶藝家的手,告訴他什么可行,什么行不通——如果陶藝家拒絕聆聽,只會勉強做出丑樣子的成品,還可能一碰即碎。建筑工程要從材料上觀察得更多,如果工程師不尊重鋼鐵、木材或是石頭的本性,造成的失敗不僅是美學的問題,如此建成的橋梁或是房子,極可能有倒塌的危險。
人本身的天性中就包含了潛能和限度。我們需要先探究自己所運用的材料,才能決定自己的能力和志向,才能不讓架構在自己生命上的成品丑態畢露。
智者的葡萄藤
發掘潛能三部曲如下。
1.當一件人人看似“不可能做到”的艱難工作擺在你面前時,不要抱著“避之唯恐不及”的態度,更不要花過多的時間去設想最糟糕的結局,不斷重復“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念頭——這等于在預演失敗。
2.千萬不要自我設限,把自己框定在一個特定的范圍內,要打破限制,有所超越。高度并非無法超越,我們無法超越的是自己思想的限制;沒有人能束縛我們,是我們自己束縛了自己。
3.不斷地去嘗試新的事物、新的機會、新的方法,不斷地去突破自我、改變自我。要成就一番大的事業,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擁有廣闊的視野,不追求一朝一夕的成功,耐得住寂寞和清貧。
命運的叩問
布勃卡是舉世聞名的奧運會撐竿跳冠軍,享有“撐竿跳沙皇”的美譽。他曾數十次創造撐竿跳世界紀錄,他所保持的兩項世界紀錄,迄今無人打破。在接受“國家勛章”的授勛典禮上,記者們紛紛提問:“你成功的秘訣是什么?”布勃卡微笑著說:“很簡單,每次撐竿跳之前,我都會先讓自己的心‘跳’過橫桿。”
你心中有障礙嗎?你已經跳過或者正在嘗試跳過,還是任其橫在那兒呢?你覺得自己有能力能戰勝它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沒有比逆境更有價值的教育
下一篇:熟能生巧,進而生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