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 挖掘挫折智慧,積累失敗財富——比倫定律
失敗是財富的積累
人生的路途,有挫折、失敗、歡樂、成功,這些本身就是豐富多彩人生的組合元素。苦難、挫折經歷得愈多,你就愈有智慧心靈,愈成熟。美國考皮爾公司前總裁F·比倫曾經說過:“若是你在一年中不曾有過失敗的記載,你就未曾勇于嘗試各種應該把握的機會。”為什么沒有失敗呢,就因為不曾嘗試過,要勇于嘗試,失敗也是機會,失敗也是財富的積累。
面對失敗和挫折
在現實五彩繽紛的生活中,任何人都不可能只擁有成功,也不可能只擁有失敗。其實,成功和失敗在同一軌跡上,成功和失敗的關系是一對孿生兄弟,總是相伴而生。人的一生,說到底,就是在成功和失敗之間蕩秋千。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既然通向成功的道路都不可能平坦,那就不要因懼怕而逃避失敗。生活就是要面對失敗和挫折,從挫折中挖掘智慧,從失敗中積累財富。
玉不琢不成器
困難和挫折就像上天賜予人類的一份份答卷,考驗著人類的心,只有有了自我智慧的人,才能不僅生命的答卷答得好,而且在人們看來那些不可逾越的困難也總會超越。不磨不成玉,不苦不威人。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國際歌》里的唱詞也在告訴我們,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戰勝苦難的利器是自我智慧
通向成功的臺階常常是由困苦和艱難鋪成的。戰勝苦難的利器是自我智慧!有自我智慧的人從來不懼怕苦難,因為他們知道怎樣去面對和戰勝它。戰勝困難和挫折的真正力量就在自己身上,那就是自我智慧!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任何問題,最后真正能解決問題的人,難道不正是我們自己嗎?人類的命運就像拍皮球,只有狠狠地和地球硬碰硬,才能彈得更高。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華盛頓,一位忍辱負重的美國開國元勛。他的成功來自于對屈辱的忍受,他的偉大在于對功名利祿的淡漠。羅斯福,一個在苦海中搏擊的人。拄著雙拐,坐著輪椅,毅然決然地走進了白宮,成為美國政壇上的一位巨子。德國著名作曲家貝多芬,作為音樂家,雙耳失聰,在痛苦中孕育出偉大旋律。他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屈服,能把生命活上千百次是多美!
智者是面對困難的人
人生的命運就像是一尊雕像,磨難猶如一把鋒利的雕刻刀,人是用這把刀來刻畫命運的雕塑家。每一尊美好雕像的誕生,都需要經過磨難的洗禮,還需要雕塑家的自我智慧,以及他的堅毅與深沉。磨難以它的冷峻和無情使強者獲得生命的價值與升華。具有自我智慧的人,才是戰勝自我的人。從古到今,那些能勇敢地拿起自我智慧的寶劍,面對困難的人,都是智者。
讀故事,學心理學——找座位
有一個人經常出差,經常買不到對號入座的車票。可是無論長途短途,無論車上多擠,他說,他總能找到座位。他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耐心地一節車廂一節車廂找過去。這個辦法聽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卻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從第一節車廂走到最后一節車廂的準備,可是每次他都用不著走到最后就會發現空位。原因是像他這樣鍥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實在不多。經常是在他落座的車廂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車廂的過道和車廂接頭處,居然人滿為患。他說,大多數乘客輕易就被一兩節車廂擁擠的表面現象迷惑了,不大細想在數十次停靠之中,從火車十幾個車門上上下下的流動中蘊藏著不少提供座位的機遇;即使想到了,他們也沒有那一份尋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讓大多數人滿足,為了一兩個座位背負著行囊擠來擠去有些人也覺得不值。他們還擔心萬一找不到座位,回頭連個好好站著的地方也沒有了。與生活中一些安于現狀不思進取害怕失敗的人,永遠只能滯留在沒有成功的起點上一樣,這些不愿主動找座位的乘客大多只能在上車時最初的落腳之處一直站到下車。
生活就是要面對失敗和挫折;失敗也是一種收獲,是醞釀成功的肥沃土壤;從挫折中挖掘智慧,從失敗中積累財富。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機會無處不在。但機會又是稍縱即逝的,你不可能在做好所有的準備后再去把握。這就要求我們有一種試錯精神。即使最后證明自己錯了,也不會后悔。因為你把握了機會,而且至少知道了你先前把握機會的方式是行不通的。人們常說的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是一筆財富,含義也大致在此。
上一篇:擁有物越多,幸福感越少——幸福遞減定律
下一篇:換上別人的衣服思考——投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