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正確做事,往往白費力氣
人活于世,僅僅知道要做什么是不夠的,因為人的命運取決于做事的結果,而結果取決于做事的方法。做事持之以恒,有毅力,肯努力,這固然是值得稱贊的。然而,方法比努力更重要。抓不住事情的關鍵所在,只知道埋頭干事的人,最后只能白費氣力。對于現實中的人來說,在學習和工作中,努力是好事情,但是光努力是不夠的,還要多動腦、多思考,這樣才能真正做出成績。我們要善于觀察、學習和總結,僅僅靠一味地苦干,只埋頭拉車而不抬頭看路,結果常常是原地踏步,明天將仍舊重復昨天和今天的故事。
一家建筑公司在為一棟新樓安裝電線。在一個地方,他們要把電線穿過一條20米長、但直徑只有3厘米的管道,而管道砌在磚石里,并且拐了五個彎。對此,他們感到束手無策。
后來,一位愛動腦筋的裝修工想出了一個非常新穎的主意:他到市場上買來兩只白鼠,一公一母。然后,他把一根電線綁在公鼠身上,并把它放在管子的一端。另一名工作人員則把那只母鼠放到管子的另一端,并輕輕地捏它,讓它發出吱吱的叫聲。公鼠聽到母鼠的叫聲,便沿著管子跑去找它。公鼠沿著管子跑,身后的那根電線也被拖著跑。因此,人們很容易地把兩根電線連在了一起。就這樣,穿電線的難題順利得到解決。這位愛動腦筋的裝修工也因此得到了同事們的喜愛和老板的嘉獎。
每一個人都要努力做到用腦去想,用心去做。學會思考,學會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學會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聰明地做事,好機會就會來到你的身邊。大部分人都專注于他們的欲望,心不在焉地工作,以至于不肯花時間來思考提高效率的方法。缺乏思考能力和做事方法的人,他們往往事倍功半,費力不討好。
許多年前,有個人正要將一塊木板釘在樹上當擱板,賈金斯便走過去管閑事,說要幫他一把。他說:“你應該先把木板頭子鋸掉再釘上去?!庇谑?,他找來鋸子之后,還沒有鋸到兩、三下又撒手了,說要把鋸子磨快些。
于是他又去找銼刀,接著又發現必須先在銼刀上安一個順手的手柄。于是,他又去灌木叢中尋找小樹,可砍樹又得先磨快斧頭。
磨快斧頭須將磨石固定好,這又免不了要制作支撐磨石的木條。制作木條少不了木匠用的長凳,可這沒有一套齊全的工具是不行的。于是,賈金斯到村里去找他所需要的工具,然而這一走,就再也不見回來了。
無數人的實踐經驗證明了這一點:單純地努力工作并不能如預期的那樣給自己帶來成功,一味地勤勞并不能為自己帶來想象中的生活。懂得思考,掌握方法,才是做事最關鍵的一點。身處于竟爭激烈的社會中,同樣一項工作任務,有的人可以十分輕松地完成,而有的人還沒有開始就時不時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出現這種差異的原因,就在于前者用大腦在工作,想方法去解決問題。只有在工作中主動想辦法解決困難、問題的人,才能成為公司中最受歡迎的人。
在生活中,我們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當遇到難題的時候,絕對不應該一味下蠻力去干,而要多動些腦筋,看看自己努力的方向、做事的方法是不是正確。
從前有一個人,家境非常貧窮,生活困苦,他給國王當了多年的役工,累得瘦弱不堪,國王見了覺得他很可憐,就賞給他一峰死駱駝。這人得到這峰死駱駝,無比激動,想盡快品嘗肉的滋味。于是他就動手給它剝皮,可是嫌刀子太鈍,到處找磨刀石磨刀,后來在樓上找到一塊,于是磨快了刀子,又下樓來剝駱駝皮。
這樣反復下樓上樓來回磨刀,他感到實在太疲勞了,不想一次又一次地反復樓上樓下跑,于是他就想把駱駝吊上樓去,湊近石頭磨刀??刹还芩趺磁Γ捎跇翘萏?,就是不能把駱駝搬運上去。
看完這個故事,有人會譏笑這個役工,認為他頭腦愚鈍、不懂變通。然而,他不正是生活中許多人的真實寫照嗎?從小到大,在我們的美德中,努力與堅持都占據重要的位置。我們無一例外地被教導過,做事情要有恒心和毅力,“只要努力,再努力,就可以達到目的”。這樣的觀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某些人的頭腦里。
一個人如果按照這樣的準則做事,就會不斷地遇到挫折并產生負疚感。由于“不惜代價,堅持到底”這一教條的原因,那些中途放棄的人,常常被認為“半途而廢”,那些另尋出路的人,也被人稱作逃兵。
人活于世,僅僅知道要做什么是不夠的,因為人的命運取決于做事的結果,而結果取決于做事的方法。不掌握正確的做事方法,再努力也是無用功。正確的方法比執著的態度更重要。調整思維,盡可能用簡便的方式達到目標,選擇用簡易的方式做事,這才是聰明人做事的方法。
上一篇:不斷照鏡子,鞭策和激勵自己
下一篇:與無所謂的焦慮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