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名釣利,名利雙收
借名牌造勢,提高產品的知名度,以提高公司的業績,是當今社會公認的品牌策略之一。此招具有投入少、見效快、收益大的優點,有時甚至還具有起死回生的奇效。借名釣利,是很多精明的商人懂得并巧妙施用的借力謀略。
一家企業要想叱咤市場,除了需要高質量的產品外,還需要行之有效的品牌策劃和高水平的企劃謀略,要想借名釣利,其謀略之一就是,借助名牌之“名”襯托自己的品牌。
日本魅力公司的老板是高原慶一,他在1974年發現婦女專用的衛生紙需求量很大,于是決定從事這一行業。當時不論是日本市場還是國際市場,“安妮”是衛生紙行業最著名的品牌,高原慶一決心打破“安妮”的壟斷地位。他首先在產品質量上下功夫,經過反復實驗,他研制出一種比“安妮”更柔軟、吸水能力更強的衛生紙。他把自己的產品命名為“魅力”。
“魅力”的包裝比“安妮”密封性更好,外觀也比“安妮”更美觀、更賞心悅目。高原慶一要求所有銷售人員,一定要盡力說服各大商店的服務員,把“魅力”與“安妮”放在同一處。這種方法非常靈驗,馬上產生了預期的效果。女人們去商店買衛生紙時,看見“魅力”與“安妮”并列在貨架上,不用說都明白“魅力”也是衛生紙,而且跟“安妮”放在一處,質量也該是同級的,再加上精美的外包裝,看起來很美,不禁有試一試的沖動。買來一用,發覺比“安妮”更柔軟、吸水性更強,于是“魅力”漸漸被消費者所接受。
“魅力”剛投放市場的時候,依托“安妮”的品牌名氣,自1974年推出市場,銷售量逐漸攀升,由于產品不斷完善,幾年之后,其銷量已超過“安妮”,成為日本最具影響力的衛生用品品牌。
從投放廣告的角度來看,借助名品牌之“名”襯托自己的品牌,不僅投入少、效果也很好。這種不花錢或少花錢的“借名釣利”,比花錢做大量的廣告或請名人代言,在開支方面要劃算得多。借助名品牌之“勢”襯托自己的品牌,關鍵在于借其名氣,讓名品牌的名氣襯托自己的品牌,樹立自己品牌的形象,為自己的品牌揚名。
在白酒行業內有這樣的說法:“南有茅臺,北有皇臺。”“茅臺”因為是國酒,所以大家都知道這個品牌,而“皇臺”可能就沒多少人認識了。“皇臺”是甘肅涼州皇臺酒廠生產的一種酒。它巧用中國第一名酒“茅臺”之名,抬高自己的身份,使消費者將“茅臺”與“皇臺”相提并論,實為借梯上樓的高明之舉。
20世紀50年代,有一個名叫約翰遜的人創建了一家只有500美元資產的約翰遜黑人化妝品公司,初創時只有3名員工。人們購買化妝品時,都是沖名牌去的,那些名氣不大的產品很難立足于市場。因此,約翰遜黑人化妝品公司的產品銷量很不理想。約翰遜決定想辦法改變這種現狀。當時美國黑人化妝品中最有名的是佛雷公司。在約翰遜公司生產出一種叫“粉質化妝膏”的產品之后,約翰遜想出一個借“佛雷”品牌的名聲釣利的辦法。
約翰遜公司投入大量的廣告資金,使在每一個化妝品專柜上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廣告詞:“用佛雷化妝之后,再涂一層約翰遜粉質化妝膏,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樣一來,約翰遜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接著,約翰遜公司又推出一系列新產品,并加強廣告攻勢與宣傳力度,僅用了短短幾年的時間,約翰遜的化妝品跟佛雷牌子的銷量便不相上下,后來,美國黑人化妝品市場便成了約翰遜的天下。
試想一下,如果你是個普通人,誰會注意你呢?可是,一旦你跟總統站在一起,通過媒體傳播出去,人們肯定會打聽,站在總統身邊的那個是誰呀?同樣,因為約翰遜的“粉質化妝膏”是與佛雷牌子一起出現的,佛雷牌子的名譽成了約翰遜“粉質化妝膏”質量的保證。
創造新的商機,除了自身的努力外,還要善于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和條件。可以借助名品牌為自己的產品打開市場、開好局,為自己的產品打下基礎并積蓄力量;也可以借助名品牌的威望裝點自己的品牌,打著名品牌的旗號吶喊,壯大自己的聲威。只要你細心觀察市場的可借之勢,一定有成功的可能。
上一篇:你知道嗎,生命有無限種可能
下一篇:沖動是魔鬼,不要隨意發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