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性拖延會阻斷你的行動力
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很多人總是在上演拖延的戲碼。那么,拖延為什么會發生,又會在什么情況下發生?對這些情況了解得越多,越有助于我們克服拖延癥。我們也知道,多數拖延癥的產生,是因為拖延心理在作怪,拖延者總是會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理由,比如:我不知道為什么要去做這件事;太難了;萬一失敗了怎么辦;我肯定不行;我想做得更好點;我為什么要聽他的;我不知道該怎樣處理和她的感情……這些只是拖延者的最終心理,在事情開始的階段,他們也有著美好的愿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最終,他們還是沒將事情完成或者高效地完成。影響他們未完成的因素有很多,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的過程,被我們稱為“拖延的習慣性怪圈”。
當然,每個人拖延過程的周期長短是不一的,但大抵情形都是從一個美好的愿望開始,然后到一個失望的結局。如果在過去的幾年、一年或者幾個月內,你都陷在這個怪圈內,找不到跳出來的出口,那么,你有必要對這個怪圈進行更深層次的了解。
1.“這次我想早點開始”
剛開始的階段,我們往往充滿自信,認為自己這一次一定能做到,于是,在著手做這件事之前,我們用這句話給自己打氣。我們認為自己一定會按部就班地將這一任務完成。盡管你也明白,你不可能馬上就做好這件事,這需要時間,但你還是相信:無論如何,我會努力。也許只有在經過一段時間后,你才會認識到自己正在逐步遠離這一愿望。
2.“趕緊開始吧”
事情開始的最好時機已經過去了,實際上,你沒有認識到自己原來美好的愿望已經不復存在了,但你還是會安慰自己,如果開始還是來得及的,所以,你對自己說:“趕緊開始吧。”雖然你也有了焦慮的情緒,壓力也正向你走來,但你明白,時間還早著呢,不必太擔憂。
3.“我不開始又怎么樣呢”
又過了一段時間,你還是沒有做手上的事。現在,盤旋在你腦海中的已經不是那個最初的美好愿望的開端了,也不是那份會讓你焦慮的壓力了,而是對于是否能完成的憂慮。一想到自己可能完成不了,你開始害怕起來,然后還有一連串的想法:
A.“我該早點開始的。”你明白自己已經浪費了太多時間,你不斷地責備自己,你在想,如果早點開始就好了,但我后悔也沒什么用了。
B.“做點其他事吧,除了這件……”在這個階段,你確切地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事,而你卻在逃避這件事,反而去尋找其他一些可以替代的事,如整理房間、按照新食譜去飲食,這些事情在從前并沒有那么吸引你,但現在,你狂熱地喜歡上了它們,因為這樣你能獲得一些心理安慰,“瞧,至少我做成了一些事情!”你甚至會產生一種錯覺——你原本并沒有做到的事也會因為這些事的完美完成而增色不少——當然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C.“我無法享受任何事情。”已經被你拖延了的事始終縈繞在你的心頭,你也希望通過其他一些事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如看電影,做運動,與朋友們待在一起,或者在周末去做徒步旅行,但實際上,你根本無法享受這些活動帶來的快樂。
D.“我希望沒人發現。”時間已經過去很久了,但事情仍舊一點眉目也沒有。你不想讓他人知道你現在糟糕的狀況,所以你會尋求其他種種方式來掩護。你讓自己看起來很忙,即使你并未在工作,你也會努力營造一種假象,或許你會避開同事們、離開辦公室等,表面看起來,你在為原本的工作忙碌,但只有你的內心知道,事情已經被延誤了。
4.“還有時間”
此時,雖然你覺得內心愧疚,但你還是抱著還有時間完成任務的希望,還是希望會出現能完成任務的奇跡。
5.“是我的問題”
此刻你已經絕望了。因為你深知,不但原本的美好愿望沒有實現,就連最后希望出現的奇跡也未出現。你的愧疚和后悔都無濟于事,你開始懷疑自己:“是我……我這個人有毛病!”你可能會感覺到:是不是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到位,或者缺了什么,比如,自制力、勇氣或運氣等,為什么別人能做到呢?
6.最后的抉擇:做還是不做。
到了這個時候,你只有兩個選擇了:背水一戰或干脆不開始做了。
選擇之一:不做
“我無法忍受了!”內心巨大的壓力讓你實在難以忍受了,另外,剩下的極少的時間也表明,即便立即開始做,希望也十分渺茫。于是,你干脆告訴自己:“算了,放棄吧。”并且,你還會自我安慰:“反正都沒用了,何必庸人自擾呢?”最后,你逃跑了。
選擇之二:做——背水一戰
A.“我不能再坐等了。”此刻,壓力已經變得如此巨大,你已經認識到時間的重要性,你這樣告訴自己——“哪怕一秒鐘也不能浪費了”。你后悔自己浪費了時間,你感到哪怕最后搏一把也比什么都不做強得多,于是,你決定再努力一把。
B.“事情還沒有這么糟,為什么當初我不早一點開始做呢?”你對事情的難易程度又作了一次評估,你驚訝地發現,雖然它很困難,卻也沒想象中的那樣痛苦,而且,最重要的是,現在的你已經著手在做了,這讓你覺得充實很多,你也為此松了一口氣。你甚至找到了其中的樂趣,所有你所受的折磨看來根本是不必要的,“為什么當初我沒有上手做呢?”
C.“把它做完就行了!”離原本勝利的目標不遠了,事情馬上要做完了。你從未覺得時間如此重要,你不容許自己浪費一分一秒。這就好比一場冒險游戲,當你沉浸其中,發覺時間不足時,已經沒有任何多余的時間去進行計劃、思索了,你把所有精力都放到了如何將這件事完成上,而不是仍想著將事情做到最好。
上一篇:樂觀的態度,是你最好的藥
下一篇:事有輕重緩急,區別處理更能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