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了解自己,就越了解世界
先說自知,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如果你想了解別人,那首先必須了解自己。一個人名聲的好壞、能力的高低,是別人從事物的外表下的定義,根本就不是這個人的本質,自己真正的能力,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而我們所缺乏的就是自我認知的能力。只有清楚地認知了自己,才有可能獲得成功的人生。然而,一個人最難認知的就是自己的內心,最難以回答的就是:我是誰?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不過,當你清楚地認知了自己,就能夠在這個世界上找到最基本的出發點,就能夠去善待他人。
通過認知自己到孕育自己,這是一個美好的人生歷程。自我認知是一種嚴謹的人生態度,自信而不自滿,無論是春風得意還是失敗困惑,我們依然保持最平常的心態。拿破侖一生戰功赫赫,但在晚年卻遭遇了“滑鐵盧”的慘敗,此時他依然貪戀富貴,企圖復辟王朝,最終在絕望中死去。清楚地認知自己,需要我們擺脫一切外物的依賴,絕不做金錢或權力的奴隸。
再說知人,縱觀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無一不是察人心的高手。不能識風浪,就不能揚帆滄海;不能察鳥獸,就不能縱橫山林;不能察人心,就不能左右逢源。也許,你能夠在職場馳騁縱橫、無往不勝,但是面對紛繁復雜的人際交往,卻一樣困惑、迷茫。在我們身邊,沒有人會完完全全地把自己呈現出來,他們將自己隱藏在面具后面,不過,其眼神、舉動、行為、習慣,都會暴露其心理與性格。
歌德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要想成功,首先要視自己比實際的自己更偉大才行。”人生漫漫征途,在前進的旅程中,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找準自己的位置,在生活這片藍天里,給自己準確定位,讓自己馳騁在最適合的領地。人活于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己,切不可因為在某方面遜色于別人而失去自我。當然,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翱翔于藍天,馳騁于大地,但是,在夢想開始放飛之前,我們需要清楚地認識自己,是否具有翱翔的能力,是否能夠馳騁于大地。如果在沒有了解自己的情況下就擅自定位,一旦夢想破滅,內心的失望是無法忽視的。另外,無法給自己準確定位,只會導致好高騖遠或者內心自卑。每一個人都是特殊的個體,上帝賦予了我們獨特的個性,只要我們走出盲目模仿別人的樊籬,找準自己的位置,人生將會變得豐富多彩。
每個人都想成為高大的樹木,渴望矗立在高處俯瞰這個世界,但是,生活的現實與殘酷卻讓我們成為一棵棵小草。與其他人相比,自己的生活顯得那么不堪,于是,許多人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或許將在庸庸碌碌中度過一生。其實,小草也有它的價值,當所有高大的樹木都已經枯亡時,那一片綠意盎然的小草卻綻放著最后的美麗。它們并不想成為高大的樹木,它們深知自己的價值是什么,只想做它們自己,懷著這樣一份希望,它們自然生機勃勃、春意盎然。如同小草一樣,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沒有任何人或事能夠取代我們,也沒有任何人或事能夠貶低我們,除非我們自己看輕了自己、自己貶低了自己。
奧格·曼蒂諾曾這樣寫道:“我們的命運如同一顆麥粒,有著三種不同的道路。一顆麥??赡鼙谎b進麻袋,堆在貨架上,等著喂給家禽;有可能被磨成面粉,做成面包;還有可能撒在土壤里,讓它生長,直到金黃色的麥穗上結出成百上千顆麥粒。人和一顆麥粒唯一的不同在于:麥粒無法選擇是變得腐爛還是做成面包,或是種植生長。而我們有選擇的自由,有行動的自由,更有心的自由。我們不該讓生命腐爛,也不會讓它在失敗、絕望的巖石下磨碎,任人擺布。”悠悠生命歷程里,我們要給自己準確定位,展現出自己的人生價值。
活著,我們就要學會善待自己,在失意時鼓勵自己,在得意時勉勵自己。在漫漫人生旅途中,我們無法避免偶爾的挫折與困難,但是,不管我們將受到什么樣的打擊,即使我們正在經歷著痛苦、難堪,我們都不應該忽視了自己的價值,不要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也不要妄自菲薄。以一份崇高的使命感,展現出自己的人生價值。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獨特價值,我們應該接納自己,準備定位人生。畢竟自身價值的大小并不在于他人的評價,而是在于我們給自己的定價。一個人的價值是絕對的,堅持自己,重視自己的價值,給自己成長的空間,每個人都會成為“無價之寶”,我們將告別平庸的人生。
認知自我是一種勝不驕敗不餒的從容,需要冷靜的思考,這樣才有機會贏得最后的成功;認知自我是一種高度自立的灑脫的生活方式,看清生命的本真,創造出屬于自己的人生價值;認知自我是一種高度責任心的反映,將勇氣與真誠注入自己的言行中,認清前面的方向。所以,剖析內心,在忙碌之后不忘與自己做一次深入的交談,從而擁有自我認知的能力。
我們不僅要對自己有很好的了解,更要對他人有一個較為詳細的了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謀定而后動,百戰不殆。大多數人對自己比較了解,但對他人卻一知半解,在實際交往中,往往使自己處于被動。與人交往,就是一場心理戰役,如何洞悉對方的心理、調動對方的情緒、引導他人的想法往往是交際得以成功的關鍵。
所謂知己,那就是對自己的了解。每個人,包括你自己,也無法做到對身邊的任何一個人完全坦誠。當然,我們必須在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前提下,才能夠對別人的真實想法進行猜測。這就需要你在交際的時候,要表露適當,既不要過分地表露自己,也不能把自己的內心封閉起來。
上一篇:讓絆腳石成為跳板
下一篇:遠離憤怒,淡定是一種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