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 高效學習的秘訣在這里——培哥效應
“培哥效應”
記憶表演中的記憶天才令人驚嘆,你是否知道,他們究竟用的是什么秘訣?通過聯想將需要記憶的材料與自己熟悉的事物相連接,形象地把你要記憶的枯燥內容映在你的腦海中,這個過程被稱為“培哥效應”。
記憶術的解密
培哥記憶術是倒背如流的秘密。這種方法實際上并不難,它是自創一套記憶編碼,比如,(1)——帽子,(2)——眼鏡,(3)——圍巾,(4)——衣服,(5)——腰帶,(6)——褲子……并熟練地記下來,然后通過聯想與要記的材料相連接。
實例示范
比如,要求你記住這樣幾個詞:(1)大象,(2)打氣,(3)洗澡,(4)電風扇,(5)自行車,(6)水……這樣你就可以把大象與固定編碼的第一號帽子聯系起來,聯想到大象的鼻子上戴了一頂帽子。要記住第六個詞“水”時,把它與褲子產生聯想——水把褲子弄濕了。
巧妙運用
背誦圓周率。開始的時候,每個學生都苦不堪言,根本就記不住這么多抽象的數字。后來,一位聰明的學生想出妙法,把圓周率的內容與眼前的情境聯系起來,編了一段順口溜:山巔一寺一壺酒,爾來吾寺吾把酒。吃酒殺爾殺不死,樂爾樂斯姍姍罷。檢查時學生都背得滾瓜爛熟??梢?,巧妙運用“培哥效應”,可以促進你的記憶力,使你在學習中得心應手。
關聯記憶
的確,人們很難在短時間內記住一些相互無關的字、數或者其他零散的信息,如果能夠根據人們的知識經驗來將這些信息進行分塊重組,就會增強這些信息之間的關聯性,從而極大地提高人們的記憶效果。
高效的秘訣
人的腦細胞是無比活躍的,只是我們平時沒有激發它們而已。豐富的聯想,能夠充分激活沉睡的腦細胞,讓腦筋發動起來,掌握了技巧,可以讓枯燥的記憶變得生動有趣,且記憶時間也會長,高效學習的秘訣就在這里。
讀故事,懂心理——培哥記憶術
培哥記憶術的固定編碼有很多種,如按照自己身體各部分的上下編號,按進門后能看到的東西編碼,按自己的親朋好友的姓名編號,等等。通過這樣的編碼聯想,記起來就不困難了。
在一次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上,錦州記憶研究所李維的記憶術表演,竟可與魔術相媲美,獲得了廣大電視觀眾的喝彩。
表演過程是這樣的,在舞臺中央立一塊黑板,寫好阿拉伯數字,讓觀眾隨便說一些詞、句、人名、地名、詩歌、剛表演過的節目、數字、公式、外語單詞、少數民族語言……說出的每項內容依數字順序寫下來,李維同志在整個過程中不看黑板,但他能把這些全記下來。不管是觀眾要求他講出的任意一個數字號碼的內容,還是要求他講出內容的數字號碼,他都能迅速地回憶出來,而且還能倒背出來。
有人認為李維是記憶的天才,具有“特異功能”,其實,他只是運用了培哥記憶術,產生了“培哥效應”而已。我們如果訓練運用這種方法,也可以像他那樣進行“魔術”表演。
在學習中,我們最苦惱的莫過于枯燥單調的記憶了,如果善于聯想,記憶就會變成一件十分有趣的活動。很多情況下,并不是你記不住,而是你沒有學會怎樣巧妙地去記;巧妙運用聯想與組塊記憶,可以促使你生動活潑地記住復雜且沒有規律的事物;創造屬于自己的記憶編碼,你可以輕松成為記憶天才。
上一篇:首先要分清四位貴族——顧客分類潛規則
下一篇:齊頭并進,修繕最低的木板——木桶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