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人,終將開掛
一個人,不管他有多么偉大或是多么頑固,都會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弱點,有著自己的軟肋。一旦這樣的弱點被他人擊破,那我們自身將難以成功。而現代社會本來就是一個到處充滿著誘惑、陷阱的社會,諸如金錢的誘惑、美色的誘惑、名利的誘惑、地位的誘惑、情感的誘惑,等等,在人性弱點的延伸下,我們往往會迷失自己。每個人都有弱點,欲望越多的人弱點越多,陷入深淵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檢查自己,不斷反省自己,不斷管理自己,就會減少自己身上的弱點。在未來的行程之中,我們就會少一些心靈上的紛擾,多一些自在。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會面對各種不同的挑戰,但是,對我們而言最大的敵人并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我們更要勇于挑戰自我。一旦發現自己的某些弱點比較突出,有可能對自己的人生造成影響,一定要緊急剎車,抵制人性弱點,這樣我們才能重新上路,走向成功。
一個人想要征服世界,首先要戰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容易就會陷入自我的泥潭而無法自拔,沾染上一些壞習慣,整個人變得頹廢不堪。學壞總是那么容易,而要想學好卻是難上加難,為了避免自己一不小心走“下坡路”,我們應該時刻警惕自己的行為,努力走向上坡,然后欣賞別樣的風景。
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弊允。鋵嵕褪峭ㄟ^自我意識來省察自己言行的過程,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自省是自我意識能動性的表現,自然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德行修養的方法。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對此,王陽明主張應在人世間尋求與他人契合,在求諸他人之時首先求諸自身:我是否做到了?以此感化世人,引導世人。
遇到失敗或挫折,假如能像夏禹的伯啟這樣,虛心地檢討自己,馬上改正有缺失的地方,那么最后的成功,一定是屬于你的。一個人只有保持自省的習慣,才能了解自己,對自己進行正確的認識和評價,也只有這樣,才能揚長避短,讓自己的人生道路更寬闊。
自省是審視、反省自己,王陽明在靜坐時通常會謹獨:第一是分析,我有什么私欲;第二是目標,我要通過什么手段克制這些私欲;第三是信心,我要堅信自己能克制這些私欲;第四是毅力,一日不成就兩日,兩日不成就三日,不能半途而廢;第五是心態,不能為克而克,更不能克制私欲的目的,一旦有這種心態,就會產生新的私欲;第六是學習,通過各種手段致良知,以良知的力量來幫助自己完成自我管理;第七是檢驗,當自己確定克制私欲之后,要去實踐中檢驗;第八是反思,我為何會有這種私欲,這一私欲產生的基礎是什么。只有這樣一一反省到位,才不會犯同一錯誤。
能夠時刻審視自己的人,一般很少犯錯,因為他們會時時考慮:我到底有多少力量?我能干多少事?我該干什么?我的缺點在哪里?為什么失敗了或成功了?保持自省的習慣,總能輕而易舉地找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為以后的行動打下基礎。
人只有不斷自我反省,才能使自己不斷進步。生活中,確實有很多人抱怨:“我每天都在努力工作,我甚至一刻都沒有停下來過,但為什么如此努力卻無法成功呢?”大多數的成功是內因起的作用,而失敗也是因缺點而引起的,一個人必須懂得不斷自我反省和自我總結,改正錯誤才能不斷完善自己。也只有通過自省,時刻檢討自己,才能走出失敗的陰影,從而走向成功的彼岸。
自省不等于自我批判,包括自我肯定。逆境時要自省,順境時更要自省,在自省中總結過去,暢想未來。在自省時承認錯誤與過失,但切勿為此而哭泣。矯正過錯之后,你仍可以坦然地繼續向前邁進。
抵制人性的弱點,可以有效地管理好自己,而這當然需要極強的自制力,也就是用毅力控制愛好。比如,列寧就是一個自制能力極強的人,他在自學大學課程的時候,為自己安排了嚴格的作息時間表:每天早餐后自學各門功課;午餐后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晚餐后適當休息一下再讀書。本來列寧是很喜歡下棋的,一下起來就癡迷了。后來他感到這太費時間了,毅然戒了棋。當然,這只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但凡事都是從小事開始,如果我們有毅力去改變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又何必擔心不能抵制人性的弱點呢?
哲人說:“貪圖享樂是厄運的源頭,克制好自己的欲望,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平平安安地度過自己的人生之旅?!彪S時警惕自己的行為,不要讓自己踏上貪圖享樂之路,無論是欲成大事者,還是一個普通的人,我們都應該學會自制。
上一篇:細心觀察,讀懂孩子的心情
下一篇: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