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害怕失敗,勇敢嘗試吧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懼怕失敗。殊不知,沒有人能夠一蹴而就獲得成功,大多數的成功都是在嘗盡失敗的滋味之后,歷經艱辛才得到的。因為懼怕失敗,我們常常裹足不前,不敢輕易嘗試。當年輕氣盛的時候,年輕就是我們的資本,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失敗。因為即使失敗,也比止步不前更好。我們有很多好的想法和創意,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其實都是金點子。假如把這些想法付諸實踐,有相當多的主意會在實踐中獲得成功,成就我們的夢想。然而,因為擔心,也或許是杞人憂天,我們選擇了放棄。如果沒有嘗試,也就沒有失敗,我們的人生沒有失敗的陰影,卻也失去了成功的希望。面對蒼白無力的人生,當進入暮年的時候,想必大多數人都會后悔吧。
在這個世界上,有哪件事情是沒有風險的呢?可以說,凡事都有風險。在人生之中,我們常常面臨機遇,有的時候,我們面臨的還是千載難逢的機遇。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張開懷抱去迎接可能到來的失敗,才有可能獲得成功。古人云,失敗是成功之母。還有人說,失敗是進步的階梯。的確如此,失敗是值得我們感恩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每個人在學校的時候都經歷過無數次考試,對于考試中出錯的地方,老師在講解的時候總會說“這次錯的同學只要認真訂正,下次就不會再錯了”。事實果然,這次錯的題目,在用心地聽老師講解并且訂正之后,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也不會出錯了。人生也是如此。很多父母或者長輩,總是對孩子各種限制和叮嚀,生怕孩子走自己年少之時走過的彎路。實際上,有些錯誤是別人無法替代的,父母曾經犯過的錯,不代表孩子也有了免疫力。只有孩子也犯了同樣的錯誤,他才會反思自己,不再把父母的叮囑當成耳邊風。
年輕的朋友們,勇敢地去嘗試吧。趁著年輕,趁著一切都可以重來,即使失敗了,也無怨無悔,反而心懷感恩。當你失敗的次數越來越多,你會發現自己距離成功也越來越近。偉大的科學家愛迪生在發明電燈的過程中,為了尋找合適的材料當燈絲,足足試驗了上千次。可以說,他的成功就是失敗累積起來的。當然,這里所說的擁抱失敗并非讓大家在做事情之前不考量,而是說在深思熟慮的基礎上,預估最壞的情況和最好的情況,然后勇敢地嘗試。嘗試,還有成功的機會,不嘗試,則連失敗的機會都沒有。人生,就是一張白紙,我們從白紙起步,不停地積累經驗。很多情況下,推動我們進步的恰恰是一次次的失敗。與其讓金點子停留在空想階段,不如勇敢地將其付諸實施,這樣一來,即使失敗了,也是切身經驗,也能讓你改進之后的想法更加成熟和可行。
在好萊塢,史泰龍大名鼎鼎,是不折不扣的大腕。然而,誰能想到,在出名之前,史泰龍的生活非常困窘,甚至買不起一件穿得出去的西服。即便生活如此艱難,他依然在堅持夢想:當演員、拍電影、功成名就。史泰龍心知肚明,好萊塢有五百家電影公司。為了讓拜訪更加有效,他事先設定了線路圖,按照規劃好的順序挨拜訪。他還帶著劇本,那是非常適合他的劇本。然而,逐個拜訪下來,他居然被五百家電影公司都拒絕了。這樣的打擊,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都是致命的,為什么五百家公司中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對他感興趣呢?史泰龍沒有氣餒,他再次按照名單和線路圖,開始了第二輪拜訪。這需要多么大的勇氣和自信啊,命運似乎在和他開玩笑,他的第二輪拜訪依然毫無所獲。沒關系,史泰龍堅信自己有一天一定會成為電影明星,抱著這個夢想,他開始了第三輪拜訪。這輪拜訪的前349家,依然給予他拒絕。直到第350家電影公司的老板,才對史泰龍的劇本表現出稍許的興趣。看完劇本后,老板通知史泰龍去公司詳細聊聊。這次,史泰龍為自己爭取到了出鏡的機會,而且是男一號。這部電影的名字叫《洛奇》,這個劇本就是史泰龍創作的。從此之后,電影史上多了一個演員的名字——史泰龍,也多了一部富有傳奇色彩的電影——《洛奇》。
僅僅是逐一拜訪五百家電影公司,聽上去就已經有點兒不可思議。更讓人驚訝的是,在被五百家電影公司拒絕后,史泰龍選擇再來拜訪一次,并且在第二輪拜訪也毫無結果的情況下,開始了第三輪拜訪。第三輪拜訪聽起來也不那么順利,畢竟是到第350家影視公司,老板才想看看他的劇本。這需要多么頑強的毅力和勇氣,如果沒有自信,一定無法堅持下去。可以說,史泰龍的成功是踩著一次次失敗的階梯,才能登頂的。
年輕人們,看看史泰龍的今天,再看看他的昨天,你們一定知道自己應該怎么做了吧。每一個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是無數次的失敗。他們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是因為他們坦然接受失敗,并且將失敗變成自己進步的階梯。從失敗中積累的經驗、汲取的教訓,對于我們行走人生之路大有裨益。
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是進步的階梯。當你學會從失敗中吸取經驗和教訓,你就能踩著失敗的階梯獲得極大的進步。失敗,是一次反省自身、完善自身的好機會。
上一篇:不良情緒,需要及時發泄
下一篇:不要苛求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