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情緒,你了解多少
看一下下面這個案例,我們來初步了解一下什么是情緒。
85歲的姥姥、46歲的媽媽、19歲的兒子、7歲的鄰居小妹妹正在一起看電視,屏幕上邁克爾·杰克遜正在大展舞技,主角和配角都跳得熱火朝天,杰克遜更是唱得專注認真。那么,這些看電視的人的情緒體驗是什么樣的呢?
85歲的姥姥:“這到底是什么東西,又唱又跳的,還不如京劇來得好聽呢。”(厭惡,看了幾分鐘就獨自去找收音機了)
46歲的媽媽:“看看這是什么啊,動作這么開放,還有暴力畫面,孩子看了能有什么好。”(擔憂,拿起遙控器要換臺)
19歲的兒子:“嘿,媽,你可別動,這跳得可真棒!他可是我的偶像,我要是有一點能像他這樣就好了。”(興奮,隨著音樂手舞足蹈)
7歲的小妹妹:“電視上那個怪物可真嚇人,那么大的嘴巴,那么亮的牙齒,我再也不想看了。”(恐懼,大哭起來)
這時,兒子的一個同學來了,看見杰克遜,說:“他呀,還可以,比較喜歡。”(也隨著音樂動了起來,但幅度并不大)
從上面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出,面對同一件事情,不同人表現出不同的感受,有人厭惡,有人擔憂,有人興奮,有人恐懼,這就是不同人的情緒體驗。那么,從專業角度來說,情緒到底是指什么呢?
情緒是指人們在內心活動過程中所產生的心理體驗,或者說,是人們在心理活動中,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
1.情緒有著一定的生理基礎
情緒狀態的不同,也會引發人體生理的一系列變化。舉例來說,人們感到害怕的時候,身體總會不自覺地發抖;人們感到氣憤的時候,會出現面紅耳赤的現象;人們感到焦躁不安的時候,心跳就會加快,呼吸也會相對急促。這些變化都是受人的自主神經支配的,是不由人的意識所能控制的。因此情緒狀態下的這些變化,具有極大的不隨意性和不可控制性。例如,當我們遇到考試失利、情感挫折、學習上的壓力時,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情緒上的反應,即使你再不愿意,甚至去控制,情緒也會出現。
其實,情緒在某種意義上反映著人們的內心世界。
人的不同情緒生理狀態必然會反映在人的知覺上,反映到人的意識中來,從而形成人的不同的內心感受和體驗。舉例來說,當與好友一起玩樂時,就會感到滿心的快樂;當被他人傷害時,就會感到非常心痛;當自己期待的事情達到圓滿時,就會感到非常欣慰與幸福。
2.情緒有著一定的表現形式
我們知道情緒能夠給人身體本身還有心靈世界造成一定的影響,此外它還能直接作用于人的行為,主要反映在人的表情、語態和行為動作中,也有人稱其為面部表情、聲音表情和動作表情。面部表情最直接反映著人的情緒狀態,人們可通過一個人的面部表情的變化,來了解一個人的情緒狀態。比如,如果遇到難處或者處事不順利,人們通常會滿臉愁云。如果遇到開心的事情,會滿臉笑容。聲音表情則是指人們在與人交流時的聲音的聲調、音色和聲音節奏的快慢等方面的變化。比如,難過的時候,人們通常聲音比較低沉,說話比較遲緩;興奮的時候則會語調高昂、語速加快,聲音抑揚頓挫,清晰有力。動作表情也同樣反映著一個人的情緒狀態,如在期末考試后我們可通過考生們的坐立不安、手舞足蹈和垂頭喪氣來判斷他們此時此刻的情緒狀態和面臨的境地。
情緒對于身體、心靈、行為舉止等方面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它的意義不可小覷。
1.人都是有情緒的,情緒不可或缺
每一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情緒,這是人的生理現象。沒有情緒的人,可以說如同行尸走肉,沒有了靈魂。沒有情緒的人是不完整的人,是人生的極致痛苦。
2.情緒反映著一個人的能力如何
情緒生來就有,但大多是靠后天的努力去完善的。例如一個人的自信、勇氣、冷靜、堅定、創造力等,這些能力雖然需要資源、知識等輔助去實現,但是根本上是由你的內心感受去實現的,俗話說“謀事在人”,沒有心里的某種感覺支配,外在的東西都是“紙上談兵”。真正有能力的人能很好地發揮自己的情緒能力。
3.情緒對于人生有著一定的指導意義
不同的情緒帶給我們不同的教育意義,可以說是我們前進道路上的指明燈。情緒改變著我們,對我們的學習、生活有著很大的督促作用。例如,小孩子被火爐烤痛了,下次就不敢再摸,不甘心落后的人才會發奮努力,假如沒有恐懼,生命也就無所謂珍貴了。
4.把控情緒,不做情緒的奴隸
情緒本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就如同我們的手腳、積累的經驗和知識等,都是為我們服務的。很多人成為情緒的奴隸,沒有駕馭好情緒,使它臣服。但是這種情況是可以扭轉的,當我們自身辦不到時,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如知識、技巧等,幫助我們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
當自己非常氣憤,感覺無法控制情緒時,不妨學會心理暗示,告誡自己此刻應該冷靜下來,不能因他人的錯誤傷到自己的身體,有涵養的人一般能做到控制。
上一篇:充實心靈,人生永遠美麗
下一篇:內心悲觀,你就在上演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