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懼,練就完美執行力
不找任何借口,它所體現的是一種負責、敬業的工作精神,一種誠實、主動的態度,一種完美、積極的執行力。在很多時候,借口是毫無意義的。“沒有任何借口”,讓自己養成了不畏懼的決心、堅強的毅力,以及完美的執行力。不管自己遭遇了什么樣的環境,都必須學會對自己的一切行為負責。
巴頓將軍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屢次被人勸阻:“不要往前走了,前面到處都是維利斯塔人。”當然,那些勸阻的人都是出于一番好意,這時如果巴頓將軍心里正想尋找某個借口,那他完全可以停下來,不再繼續前進。如果是上級責問起來,他就會說:“當時我們已經走了很遠,也沒找到豪茲將軍,而且前面到處都是維利斯塔人,實在是難以找到豪茲將軍。”這聽起來蠻符合情理,但仔細一推敲,卻發現全部都是借口。如果有這樣想法的人,他就是把“借口”當擋箭牌的人。
張三和李四是兩個裁縫師傅,有一次,他們在一起工作時,張三需要將手中的針交給李四。不過,就在快要交接的時候,張三手中的針掉到了地上,當時又是昏暗的傍晚,屋里光線很暗,實在不容易找到一根針。
在這個時候,他們應該怎么辦呢?我們可以設想一下,起碼會出現以下3種情況。
首先是,張三和李四開始吵架,李四指責張三沒拿穩針,張三則怪李四動作慢了才會導致針掉在地上,他們一直在爭論著這是誰的責任,壓根忘了地上的針。
其次是,張三和李四紛紛表示應該先找到針才是正事,所以接下來的幾個小時,他們都會在地上找針。
最后是張三和李四為了盡快找到針,分頭行動,一個從這邊開始進行找,一個從那邊開始尋找。
那么,我們可以猜想一下,上面這三種情況哪種最有可能找到針呢?
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第3種情況能最快找到針。如果總是埋怨對方,總是為自己找借口,事情永遠也辦不好。故事很簡單,但是蘊涵的哲理卻很深刻,如果兩個人各自為自己開脫,“這與我沒關系”“這不是我的責任”,那么只能讓麻煩越變越大,根本就不能解決遇到的問題。找各種借口為自己開脫,只會欲蓋彌彰。這樣一來,就會給自己的老板留下不能按時完成任務、能力差的印象。長此以往,這種人在公司的地位就會越來越低,其他人也不愿意和這種老是找借口的人合作,他們害怕有一天,這種人也會將所有的原因都推到他們身上,將自己身上的責任推得一干二凈。
也有一些人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會想著找借口,而是盡快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將問題解決。這樣的人責任心很強,他們對自己做不到的事也不會找各種各樣的借口,他們會真誠地說出自己為什么沒能及時將問題解決,用各種辦法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問題解決。這樣的人是不會輕易許諾的,如果真的許下什么諾言,他們一定會想盡各種辦法實現諾言。
即使有什么問題沒有解決,別費盡心思地去找各種借口為自己辯白,而是將所有的情緒都放下,先解決問題,因為解決問題才是最關鍵的。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或那樣的借口。當人們做不好一件事情,或者完不成一項任務,就會找出很多借口,在借口的遮擋下,他們很容易學會了抱怨、推諉、遷怒,甚至憤世嫉俗。其實,他們都沒發現,借口就是一個敷衍別人、原諒自己的“擋箭牌”。尋找借口,無疑是掩蓋了自己的弱點,推卸了自己的責任。
我們應該想盡辦法去完成任何一項任務,而不是為沒有完成的任務去尋找這樣或那樣的借口,即便是看似很合理的借口,那都是不允許的,需要有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毅力。在生活中,我們要知道,做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我們努力去做,就不可能不會成功,千萬不要把借口當作自己的擋箭牌,你不可能一輩子依靠“借口”而活。
上一篇:不玩曖昧的游戲:愛就深愛,棄就徹底
下一篇:不管黑夜多么漫長,黎明總會如約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