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情商高,就是能掌控自己的情緒
年少時,有一次跟小姑一起去看電影,當我們拿著電影票找到座位時,發現座位已經被人占了,是兩個流里流氣的男人。小姑很有禮貌地給他們看電影票,問他們是不是坐錯座位了。他們蠻橫地回答:“不是還有那么多空位嗎?我們今天就坐這里了,你們再找吧?!?/p>
我還在上小學,感到無比憤怒,這些人怎么可以這么無恥?我恨不得一拳揮過去,只怪自己力氣太小打不過他們。我扭頭看向小姑,她沒說話,帶著我去找別的位置。
我不僅生氣,而且感到非常羞恥,我們不是正義的一方嗎?怎么可以這樣掉頭就走?不是應該跟他們力爭到底嗎?小姑是害怕他們了嗎?我氣呼呼地電影也不想看了,甩手就要往外走。小姑拉住我,言簡意賅地說了一句話:“惡狗沖你叫了一聲,你也沖著它叫?”
當時的我似懂非懂,覺得有道理,但還是很生氣,整場電影看了什么完全不記得,只記得自己的怒氣久久不能消散,至今還記憶深刻。
多年以后的某一天,當我和小姑再次談起這件事時,她早已不記得,但這一次,我們可以深入透徹地就這個問題進行交談了。
那時候,小姑正準備離婚,因為白手起家的兩個人一起打拼出一片天地以后,姑父在外拈花惹草。發現了這一事實的小姑不急不躁、不氣不惱地提出了離婚,爺爺奶奶和各路親戚憤憤不平,百般勸阻,小姑只是微笑著,最后堅定地說,她已經決定了,大家不必再勸。
而那時候的我,已經工作了幾年,走在由血氣方剛的少年向老成持重轉變的路上。工作和感情上都有諸多不如意之處,卻也已經懂得了妥協與忍讓的道理。
我問小姑:“當年你是真的不生氣,還是識時務者為俊杰?”
她想了想說:“我不記得當時的心情。如果是放在今天,我肯定是一點都不生氣。但以我那個年紀的修為,應該還是有一點情緒的。”
“那你是怎樣控制情緒的,在明明生氣而且自己完全占理的時候?”我很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因為這正是我現在需要的。每當客戶雞蛋里挑骨頭、上司含沙射影敲打、同事不懷好意擠兌的時候,我都需要控制情緒的秘訣。
“你知道我是學心理學的,這對我認識自己、控制自己的行為與情緒有很大幫助。我們為什么會有各種情緒?因為我們所有的人際關系都是一面鏡子,遇到的人和事折射出了自身的模樣。透過別人,你能看到真實的自己。”
“就像那天晚上我們遇到的那些人,我所受的教育告訴我,這是一群毫無教養、素質極低的人,我驚訝于他們的粗魯與野蠻,而不是自己生氣。就像《了不起的蓋茨比》里所說的那樣,我年紀還輕,閱歷不深的時候,我父親教導過我一句話,我至今還念念不忘?!薄懊糠昴阆胍u任何人的時候,”他對我說,“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個個都有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本褪沁@樣。我同情憐憫他們,而不是生氣自己這么倒霉。
“一個人對我說什么,反映了他們是誰,有怎樣的經歷和內心。他們對我的冒犯,正反映出他們自己的虛弱和不滿。我雖然不高興,但會把它反彈回去,不讓它在我心里停留。這是低一點的層次,鏡子階段?!?/p>
“還有高一點的層次嗎?”我問。
“是的,我叫它果樹階段。當我自己足夠平和博大時,就不會產生壞情緒。就像外面這棵果實累累的棗樹,你朝她丟石頭還是鮮花,掉下來的都是大紅棗。因為我內心足夠自信,也足夠從容。”
我自嘆不如,這簡直已經到了特蕾莎修女的境界。于是我問了一個敏感話題:“那么對于你這場即將結束的婚姻呢,你怎么看?”
“我從不認為自己是受害者或者遭受背叛。我始終相信這是兩個人的事,沒必要把自己當棄婦。我正在坦然迎接下一個人生階段?!?/p>
“很多時候,我們的情緒是做給別人看的。就像眾目睽睽之下受了欺負,如果不表現出憤怒,會怕別人覺得你好欺負。但實際上,真正厲害的人不會什么都表現給你看,他的喜怒,只有他自己知道。該報仇報仇,該報恩報恩,而不是用咆哮和扭曲的表情虛張聲勢?!?/p>
“沒有如意的人生,只有看開的生活。所謂高情商,就是拿得起情緒,放得下脾氣。”她說。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一個人總是不能控制情緒,總是有很多不滿和怒氣,說明他對自己有很多不滿,那么最應該做的是精進自我,而不是陷入各種情緒不能自拔。
而那些最該發火的時候,恰恰是你最該控制自己的時候。因為那些想讓你發火的“點”,刺痛了你內心最黑暗最脆弱最不想讓人知道的東西。
當有人指責你昨天晚上搶劫了銀行的時候,你只會啞然失笑,而不會生氣,因為昨天晚上你跟同事聚餐到大半夜,有無數人為你作證,這簡直是無稽之談。而當你妻子責怪你和微信上的某個姑娘聊天過于頻繁時,你暴跳如雷,因為,這是極有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的事,所以你會那么激動。一般來說,越接近事實的指控,才越讓你激動。
因此,下一次當你想要鬧情緒的時候,不妨先想一想:他說的有沒有道理?到底為什么這些話、這件事能引起我這么大的反應?是不是因為它曝光了我內心哪些見不得光的地方呢?
想完這些問題,相信你的情緒已經消除了大半。當你越來越了解自己的時候,也就越能更好地掌控自我。
然后,從此,拒絕讓任何人限制你的喜悅,包括你自己。這也是小姑的話。
上一篇:想要活得體面,先改變你的形象
下一篇:挑戰困難,用自信收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