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健康的心態
俗話說:心態決定一切。意思就是在提醒人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擁有良好、穩定和積極的心態。否則,彼此之間最簡單的溝通也會形成不必要的障礙,想要辦的事情就很難辦成了。我們承認,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喜怒和哀樂,都有著不同于他人的思想和心理活動。如果我們在與他人溝通的時候忽視了心態的作用,言不由衷或者不知所謂,那么就往往會出現人際關系危機,經常讓別人感到不快,就會使自己遭受到他人厭惡,最終自己本來完全有能力辦好的事情砸在自己手里。因此,想要進行卓有成效的溝通,我們必須從良好的心態開始。
有一個人因為工作的原因經常到一個城市出差,當他第一次到達這個城市時,選擇住進了一家不是很大的賓館。當辦完事情準備起程回去,在前臺退房的時候,前臺的服務員機械地跟他說他需要在這里先等一等,他們要去檢查一下住過的房間,檢查一下房間里有沒有東西被損壞或者丟失。接著又冷冷地說前幾天有人在住房間的時候偷走了浴室的毛巾,甚至把床單都燒了一個很大的洞等。這個人一聽到服務員的話,就覺得這是對自己的侮辱,是服務員在含沙射影地用話鄙視自己,于是這個人就找服務員討說法,可是這個服務員仍舊是機械的話語,她說這些都是自己賓館的規章制度,沒有侮辱他的意思。這個人極度郁悶,之后再也沒有住過這家賓館。
當這個人第二次來到這個城市,住進了另一家賓館,在前臺要求退房的時候,感受到截然不同的待遇。服務臺小姐微笑著對他說:“請您稍等一下,先生。讓我們的工作人員去看看您是否有什么東西不小心落在房間里了。”這個人一邊等一邊琢磨。過了一會兒,恍然大悟,原來這位服務員表達的意思與上次那個賓館的服務員所表達的正是一個意思:都是檢查住過的房間里是不是有東西損壞或者遺失。不過很顯然,后面這位服務員的說話技巧要明顯高明許多。這就是溝通的魅力,或者說是交流的時候心態所發揮的作用。之后,每次來到這個城市,這個人都住在這家賓館。
通過對于這個人兩次住進不同賓館的所遇到的境況的比較,我們很容易發現,之前的那位前臺服務員和顧客溝通時的心態存在很嚴重的問題。她的溝通時候的心態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根本沒有去考慮顧客會有什么樣的感受,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這樣的心態是很愚蠢的。與之截然相反,之后這個人住進的那家賓館的服務員說出來的話就好多了,雖然她的出發點和前一位服務員的出發點是一樣的,但是她能夠站在顧客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以對方心態能夠接受的言辭進行溝通和交流,就是因為如此,處于同樣的目的,她的話讓對方聽來更加舒暢和順耳。在達到了自己的目的的同時,又巧妙地表達了對于對方的尊重,讓人樂于接受。更重要的是給對方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給自己帶來了更多的機會。
如果一個人能夠面對紛繁復雜的事情而拿捏有度,擺正好自己的心態,那么這樣的人就能夠擔當大任。所謂心態決定狀態,在我們與眾多的競爭對手一起在市場浪潮中競逐的過程中,我們不同的心態就會帶來不同的后果,也只有健康的心態才能帶來我們競爭力的有效提升。通用電氣曾經的總裁杰克·韋爾奇對于如何才能獲得成功給出的回答是:一旦一個人產生了一個簡單而又堅定的想法,只要愿意不斷地對這個想法進行重復,最終就會使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杰克·韋爾奇所闡述的就是一種心態,影響一個人行為的重要因素甚至首要因素就是一個人的心態。
心態是人們將自己的心理活動向實踐轉化的動力源泉。態度決定一切,這是一句人人皆知的管理學上的名言。一份良好的積極的心態就是人們可以用來爭取自己競爭實力的內在精神動力,心態好則動力足,心態差則動力差,不同的心態必定會導致不同的結果。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可以為我們很好地解釋這個結論。
A和B兩家公司都是鞋子生產廠家,為了能夠擁有更大的市場,它們分別向世界各地派送了大量的銷售人員,這些員工們,長途跋涉,不辭辛勞地對市場進行調查,千方百計、想方設法地搜集各地人們對于鞋子的需求信息,并且不斷把這些信息輸回給公司,為公司的戰略計劃的提出和實施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
A公司調查發現,在赤道附近有一個小島,島上有很多居民,為了能夠盡早開拓這片市場,A功公司迅速派遣推銷員到那座小島上了解相關情況。B公司很快也了解到這個情況,唯恐A公司搶先搶占了這片市場,B公司趕緊也把自己的推銷員派往了那里。兩家公司的推銷員幾乎同時到達小島上。但是令他們感到意外的是,島上的居民幾乎與外界的大陸沒有任何的來往,他們非常的封閉,祖祖輩輩僅靠打魚為生。另外,小島上的居民衣著簡樸,僅僅是那些在礁石上踩海蠣子的人為防止礁石傷到腳,才在自己的腳上包裹上一層海帶。島上其他的人居民幾乎都是赤著腳走路。
這兩家公司的兩個推銷員甫上小海島就立即引起了島上居民的注意。他們打量著兩個陌生的來客,品頭論足,議論紛紛。其中最讓島上的居民感覺到驚奇的就是他們腳上穿著的鞋子。島上的人們不知道鞋子是什么東西,是干什么用的,看這兩個人把鞋子套在腳上,就把鞋子稱為腳套。他們非常不解,把好端端的腳套在一個腳套里,難道就不難受嗎?
A公司的那個推銷員看到島上的情況竟然是這樣,當時心里就涼了半截,他認為這里的人連鞋子都不穿,根本不知道鞋子是什么東西,也分不出好壞,還怎么向他們推銷鞋子呢。向這些從來都不穿鞋子的人推銷鞋子,和向盲人推銷畫冊,向耳聾的人推銷收音機有什么分別呢,在這里開發市場,這根本就沒有任何成功的可能。于是他二話沒說,轉身就走,就這樣只待了一會兒就離開了這個小島,他在向公司的匯報中寫道:這個海島上沒有一個人穿鞋,在這里建立市場沒有可能性。
與A公司推銷員的想法完全相反,當B公司的推銷員看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他心花怒放,簡直高興壞了。他認為,正是因為這里的人沒有一個人穿鞋,如果讓這里人都能愿意穿鞋子,那么這個市場空間無疑是巨大的,這個市場是極好的市場。于是他繼續留在小島上,詳細了解當地人的一些習慣,漸漸地與其成為朋友。
在B公司的這位推銷員住在島上的時間里,他向島上的居民幾乎每家每戶都做關于鞋子的宣傳,他親自做示范,告訴大家穿了鞋子會有什么好處,幫助大家改變一直以來赤腳的習慣,此外,他還把自己隨身攜帶的樣品分發給一些人試穿試用,讓大家自己去感受穿上鞋子帶來的不一樣的感受。這些試穿的人感覺到穿上鞋子以后,雖然比赤腳略有些拘束,但是明顯感覺到了柔軟和舒適,走在路上也不用擔心有什么東西會意外傷害到腳了。這些首次穿上鞋子的人感覺到鞋子的好處之后,就爭相告訴他們周圍的其他人鞋子這個東西到底是哪里好。
此外B公司的這位推銷員,還悉心了解了海島上人民的腳型及他們生活和生產的特點對于鞋子的特殊要求,之后寫了一份詳細的市場調查報告交給了公司。公司根據市場調查報告,制作了一批適合海島上人們穿的鞋子,運到島上進行試銷,結果很快就銷售一空,公司又做了大量的鞋子在島上銷售,銷售結果非好,就這樣,B公司在小島上建立起了鞋子的市場。
從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A公司的銷售員,之所以放棄在海島上建立市場的打算就是因為他的消極心態,而B公司的銷售員成功地在海島上幫助公司建立了鞋子銷售市場就是因為他的積極的心態。顯而易見,B公司的銷售員更善于抓住機會,并且能夠很好地與人進行交流溝通,A公司的銷售員與之相比就是因為心態沒有及時擺到位,則顯得競爭力相對較弱。不同的心態常常會導致處理事情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不同的結果。同樣面對一個海島上赤腳的人群,就是由于心態的不同,一個推銷員因為灰心失望則不戰而敗,一個推銷員因為滿懷信心而大獲全勝。這就是心態的力量。兩個推銷員一個認為沒有市場,而另外一個人針對相同的情況,卻認為市場空間開發的潛力巨大,這兩種對于相同事物或者情況而做出截然相反的結論正體現出了兩個人在思維方式上的巨大差異。事實上,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往往很細小,有時候只要稍微換一個角度就會得出相同的結論,僅僅稍微改變就會使差異消失,但是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也就不是人類了。這種很小的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往往會在處理事情或者進行決策的過程中進行放大,等結果出來時就會發現他們之間的差異竟然無數倍變大了。而這種氣勢狀態下的小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指我們面對事情時候的心態到底是積極還是消極的,是心態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的差異的產生。而最后結果的巨大差異無疑就是失敗與成功了,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之所以平庸的人和失敗者占大多數就是因為他們的觀念和心態過于消極。
對于我們在職場上打拼的人來說,每一件事情能不能處理得完美的關鍵就在于我們的心態。毫無疑問,積極的心態是我們超越競爭對手的王牌武器,不同的心態決定了處理事情的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其最終的結果肯定是不相同的。如果一個人經常懷著一顆充滿熱情的心,抱著積極的心態,即使是遇到了非常棘手的事情,也會立即接受,并且立即積極主動地著手想方設法去完成。而如果一個人總是很悲觀,心態很消極,當他遇到只有一般難度的事情的時候,也會不出意外地先將事情的難度放大很多倍,和自己的上司討價還價,他們先想到的是完全接受這個問題的困難,自己如果完不成怎么辦,而不是先想一想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如果這樣心態消極的人去處理事情其能夠成功的概率可想而知了。
積極的心態是我們能夠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和基礎。一個人在自己的征程中能否會想方設法穿越所有艱難險阻,奮發向上,能否會不斷地開拓創新,勇往直前,關鍵就在于他有沒有一份絕對積極的心態。強大的競爭力來自于對自己內心和對周圍人們的良好的溝通,而這種良好的溝通無疑要建立在一份良好的心態的基礎之上,良好的溝通無疑之所以能夠進行下來,就是因為我們有一種想要溝通的愿望,這就是我們的心態,它是我們想要謀求自己成功的強烈的情緒。心態,是我們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是我們能否打敗競爭對手的前提。一個公司里面或許不缺那種能力卓著的人,或是缺少的只是擁有積極心態的人。只有我們滿懷熱情,擁有堅強的意志并且能夠正視困難,能用積極的心態與人良好的溝通,我們就可以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全都做好,這就是我們強大的競爭力。
上一篇:保持專注——迎接挑戰的前提
下一篇:保持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