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他人的名字
1898年,在紐約的洛克蘭鄉(xiāng)發(fā)生了一個悲劇:一個孩子死了。這天,鄰居正準備去參加葬禮。吉姆·法萊到馬廄中去牽他的馬。地上滿是積雪,寒風刺骨,那匹馬有好幾天都沒有走動了,因此當它被拉到水槽邊的時候,它興奮地奮起雙蹄向空中踢去,結(jié)果將吉姆·法萊踢死。因此,那個星期在這個小小的鎮(zhèn)子里舉行了兩場葬禮。
吉姆·法萊死后,留下了他的妻子和三個孩子,以及幾百美元的保險金。他最大的兒子小吉姆,這時才只有10歲。他到磚廠去工作,運沙子,將沙子倒入磚模中,將磚坯翻過來在太陽底下曬干。小吉姆從來都沒有機會接受什么教育,但因為具有天生的愉快品性,他有一種使別人喜歡他的才能。當他從政以后,隨著歲月的流逝,他培養(yǎng)起一種記住別人名字的奇特能力。
他從未上過中學(xué),但在他46歲以前,已經(jīng)有4所大學(xué)授予他名譽學(xué)位。他還成為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主席,當上了美國郵政總監(jiān)。
有一次,我去拜訪小吉姆·法萊,問他成功的秘訣。他說:“賣力地工作。”我說:“別開玩笑了。”
于是他問我,我認為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我回答道:“我知道你可以叫出1萬個人的名字來。”
“不,不。你錯了,”他說,“我能叫出5萬個人的名字。”
千萬不要小看這一點。正是這種能力使得小吉姆·法萊于1932年輔佐富蘭克林·羅斯福順利地入主白宮。
當小吉姆·法萊為一家石膏公司擔任推銷員而到處奔波的那些年,當他在家鄉(xiāng)小鎮(zhèn)擔任鄉(xiāng)間小官員的那段時間,他就找到了一種記住別人姓名的有效方法。
剛開始的時候,這種方法非常簡單。每當他接觸一個陌生人的時候,總是要問清對方的姓名、他家中有幾個人、他的職業(yè)和政治觀點,并認真地記住這一切,將這些和其本人的面貌聯(lián)系起來。當下次再遇到這個人時,即使是在一年以后,他都能夠和對方握手,問候他的家人,以及他家后院的花草等。難怪有這么多人擁戴他!
在富蘭克林·羅斯福開始競選總統(tǒng)的前幾個月,小吉姆一天要寫好幾百封信給西部及西北部各個州的人。然后他登上火車,在19天內(nèi)足跡遍及20個州,行程12000公里,以輕便馬車、火車、汽車、快艇代步。他每到一個城鎮(zhèn),就要和人們共進午餐或早點、茶點或晚餐,同他們作一番親切的交談,然后再奔向下一站。
等他一回到東部,就立刻給他到過的每個城鎮(zhèn)的某個人寫信,請對方將與他談過話的人員的名單寄給他。最后名單上的名字就多得數(shù)不清了,但名單中的每個人都收到了小吉姆一封表達贊美的私人信函。這些信都是以“親愛的比爾”或“親愛的簡”開頭,而最后總是簽著“吉姆”的名字。
小吉姆·法萊早就發(fā)現(xiàn),普通人對自己的名字總是很感興趣,甚至比對世上其他所有名字加起來還要感興趣。
記住一個人的姓名,并且能很容易就叫出來,你就是給對方一種巧妙而有效的恭維。但假若你忘了或記錯了某個人的名字——你就會處于極其不利的境地。例如,我曾在巴黎開設(shè)了一門公共演講課程,并向居住在城中的所有美國人寄了信。但法國打字員的英文水平很低,在打姓名時出現(xiàn)了錯誤。有一個人是巴黎一家美國大銀行的經(jīng)理,他給我寫了一封毫不留情面的責備我的信,因為他的名字被拼錯了。
要想記住一個人的名字有時很難,尤其是當這個名字不太好念的時候。一般人都不愿記這種名字,而情愿叫對方的昵稱。希德·李維曾經(jīng)拜訪過一位顧客,這位顧客的名字叫尼古德馬斯·帕帕杜拉斯。由于這個名字太難記,大多數(shù)人都叫他“尼克”。李維告訴我:“拜訪之前,我特別用心記住了他的名字。當我用全稱和他打招呼時,他呆在那里,好幾分鐘都沒有反應(yīng)。最后,他流著淚說:‘李維先生,我在這個國家已經(jīng)待了15年,可是從來沒有人用我真正的名字來稱呼我!’”
安德魯·卡內(nèi)基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盡管他被譽為“鋼鐵大王”,但他自己對于鋼鐵制造的知識知之甚少。他有成千上萬的人為他工作,他們在鋼鐵制造方面懂得的都比他要多得多。但是他知道如何為人處世,而這正是他發(fā)財致富的原因。
小時候,卡內(nèi)基就顯露出組織方面的能力和領(lǐng)導(dǎo)天賦。10歲那年,他就發(fā)現(xiàn)人們對自己的名字非常重視。于是他就利用這一發(fā)現(xiàn)去贏得合作。例如,當他童年時住在蘇格蘭的時候,抓到了一只懷孕的母兔。很快,他就有了一窩小兔子——可是他沒有東西給它們吃。但是他有一個很妙的辦法。他對鄰近的孩子們說,如果他們愿意出去采集足夠的苜蓿和蒲公英來喂這些小兔子,他就用他們的名字來給它們?nèi)∶帧?/p>
這個方法太神奇了,安德魯·卡內(nèi)基永遠也忘不了。許多年以后,他在商業(yè)上應(yīng)用同樣的心理學(xué),賺了好幾百萬美元。例如,他希望將鋼軌賣給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當時埃格·湯姆森正好是這家公司的董事長。于是安德魯·卡內(nèi)基在匹茲堡建了一家巨型鋼鐵廠,就取名為“埃格·湯姆森鋼鐵廠”。
后來,當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需要鋼軌的時候,埃格·湯姆森自然主動購買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那家公司的鋼軌!
當卡內(nèi)基與普爾曼之間為了獲得臥車生意而展開激烈競爭時,這位鋼鐵大王又想起了兔子的故事。
卡內(nèi)基控制的中央運輸公司正在和普爾曼的公司火拼這場生意,雙方都希望獲得太平洋鐵路聯(lián)合公司的這筆臥車訂單,于是兩家公司互相排擠、大殺其價,最后到了無利可圖的地步。卡內(nèi)基與普爾曼都親自去太平洋聯(lián)合公司在紐約的董事局。一天晚上,在圣尼古拉大飯店中,卡內(nèi)基遇到了普爾曼,他說:“晚上好,普爾曼先生!我們不是在自己出洋相嗎?”
“你這是什么意思?”普爾曼問。
于是,卡內(nèi)基把自己心中想了許久的話說了出來——將他們雙方的利益合在一起,兩家公司互相合作而不競爭的好處被他描述得天花亂墜。普爾曼認真地聽著,但并沒有完全贊同。最后他問道:“這家新公司你怎么取名呢?”卡內(nèi)基立刻回答說:“哦!當然是普爾曼皇宮臥車公司。”
普爾曼立刻神采飛揚。“到我房里來,”他說,“我們來詳細談?wù)劇!蹦谴握勗捀膶懥嗣绹I(yè)史。
安德魯·卡內(nèi)基這種記住并尊敬他的朋友及同行名字的習慣,正是他成為商界領(lǐng)袖的秘訣之一。他能叫出他手下許多工人的名字,這也是他引以為豪的。他還非常得意地說,當他親自管理公司的時候,從未發(fā)生過罷工事件。
人們?nèi)绱酥匾曀麄兊拿郑虼怂麄儠幌Т鷥r地使之永恒。例如,幾百年來,有錢人常常出錢資助那些藝術(shù)家、音樂家和作家,希望他們將作品獻給他們。圖書館和博物館最有價值的收藏品,也常常是由那些擔心他們的姓名日后被遺忘的人捐贈的。紐約公共圖書館有愛斯德家族與李諾克斯家族的藏書,大都會博物館則永遠保存著本杰明·愛特曼與摩根的名字。幾乎每一個教堂都鑲嵌上了彩色玻璃,以紀念捐贈者。許多大學(xué)校園的建筑物也刻有捐贈者的名字,他們捐贈了大筆錢來獲得這般榮耀。
大多數(shù)人之所以不記得別人的姓名,只是因為他們不想花時間和精力去用心記。他們總是為自己尋找各種借口,例如說他們太忙了。但他們大概不會比富蘭克林·羅斯福更忙了,然而羅斯福卻能花時間去記一位汽車機械師的名字。因為羅斯福知道一個最簡單、最明顯、最重要的能獲得他人好感的方法,那就是記住別人的姓名,使人感覺受到了重視——但我們有多少人能夠這樣做呢?
記住他人姓名的能力在政治領(lǐng)域中也同樣重要。
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也就是偉大的拿破侖的侄子曾自我炫耀地說,雖然國務(wù)很忙,但是他能記住他所見過的每一個人的姓名。他的方法呢?很簡單。如果他沒有聽清楚對方的姓名,就會說:“對不起。我沒聽清楚姓名。”如果這是一個不常見的姓名,他就會問:“這是如何拼的?”
在談話的過程中,他會將那個人的名字反復(fù)記幾次,并在大腦中將這個姓名和這個人的面孔、神色以及外貌對應(yīng)起來。如果對方是個很重要的人物,拿破侖三世就會更費心思記住他。在他單獨一人的時候,會將這人的姓名寫在一張紙上,仔細觀看,牢牢記住,確信記住后才將那張紙撕掉,這樣他對那個人的印象就會更深了。
所有這些事都要費一定的工夫,但愛默生認為:“禮貌,正是由小小的犧牲換來的。”
我們應(yīng)注意名字中包含的魔力,明白這正是我們與之打交道的人所完全擁有的東西,而不是屬于別人的。名字使一個人與他人有所區(qū)別,在眾人中與眾不同。當我們記住某人的姓名后,我們傳遞給對方的信息就會非常重要了。從服務(wù)員到高級經(jīng)理,如果記住了他們的名字,我們與之交往時就會收到奇效。
因此,要想讓別人喜歡你,請記住第三項規(guī)則:記住一個人的姓名,對他來說這是所有語言中最甜蜜、最重要的聲音。
上一篇:熟悉并使用他人的語言
下一篇:犧牲自己的虛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