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事當成大事來做
把小事當成大事來做
孔子說:“君子無眾寡,無大小,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翻譯過來是無論報酬多寡,無論事情大小,都不敢怠慢,這樣不是安泰而不輕狂嗎?
任何一件事情,無論它有多么的艱難,只要認真去做,全力以赴去做,就能化難為易。在職場上也是如此,現在許多人總是抱著“掃天下者何以掃一屋”的心態,只想著做大事,對于工作中的細節問題卻不肯認真去對待,能馬虎過去的就馬虎過去。殊不知,“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小事不肯做,小事做不好的人,怎么可能做大事?
李娟是原北京廣播學院的一名畢業生,1990年,她從播音系畢業。作為播音系的學生,能夠到中央電視臺工作,是很多人的夢想。李娟在中央電視臺實習,而且希望到這兒工作,可到中央電視臺實習的不只她一個人。
北京廣播學院到中央電視臺20多公里,每天早晨,她5點多起床,6點多第一撥離開學校。在趕著往城里上班的人群中,她是其中一個。頂著星星最晚回去的,也是李娟。
很快,臺里便安排李娟播體育新聞了。那是4月份的一天,風挺大。錄了像,晚上6點多就可以走了,回到學院已經晚上8點多了。忽然,李娟想起一個字:鎬。那個時候韓國下棋的小伙子李昌鎬還不是很有名?!版€”有兩個讀音,一是“ɡǎo”,一是“hào”。李娟想,這個字有兩個讀音,就問老同志,這個字怎么讀?老同志很果斷地說:“李昌鎬ɡǎo,李昌鎬ɡǎo!”實習生就跟著來吧,李娟就念:“李昌鎬ɡǎo……”
回到學院,李娟還在琢磨這事兒。買飯的時候,跟同學磋商,同學說,應該念“hào”!李娟說,我也覺得應該念“hào”!回到宿舍查字典,地名的時候應該念“hào”,但沒有注明人名的時候應該念什么。她還是拿不準,又給一個老師打電話,老師說:念“hào”,沒錯!
壞了,念“ɡǎo”了,這怎么辦?播音嘛,白字、別字、錯字,一定要杜絕!上學的時候,都把一些播音員念白字、錯字的經歷當笑話講呀。李娟想,念錯字讓人當笑話講也就罷了,正實習呢,出這么大一個錯,這還得了!
李娟飯也不吃了,往回趕。外面的風很大,她趕到電視臺時,已經是晚上9點50分了。李娟顧不上休息就來到三層的播音室,把錄像帶取出來,找到播音員,把“ɡǎo”改成了“hào”,還不放心,一直看著播完,才放心地走了。
在電梯間,李娟碰到了楊臺長。
電梯間里就兩個人。李娟知道這是楊臺長,就主動打了招呼:“楊臺長,您好!”
“啊,小姑娘,怎么這么晚才走?”
李娟有點不好意思了,她低聲回答:“有一個字念錯了,我回來改一下?!?/p>
楊臺長說:“你住哪兒???”
“住廣院。”
“啊,很辛苦啊。”
“沒辦法,念錯了字,就要回來改?!?/p>
“好好好,小姑娘工作很認真。”
到了大門口,楊臺長上了專車,李娟擠上了公共汽車。
最后,在中央電視臺實習的五個學生中,只留下了李娟一個。
實習生的待遇并不高,但不能因為待遇不高就產生了怠慢之心,一個字的讀音是一件極小的事情,但不能因為小事就產生怠慢之心。
“無眾寡,無大小,無敢慢?!边@不僅是個人修養的問題,也是工作態度的問題。任何上級都喜歡這樣的員工,表面上看,李娟最后能夠留在央視是因為碰巧在電梯里遇見了領導。但是,偶然是蘊藏在必然之中的,就算這一次沒有遇見領導,她認真的工作態度遲早也會被領導發現,反之,如果工作不認真,時常錯誤百出的工作成果一樣也會被領導看在眼里。
那些成功的人,往往都是樂于做最普通的事情的人。這樣的人才不浮躁,不張揚,不惹人厭惡。其實只要把一件小事做好了,效果不一定比浮夸地做大事差。
曾有一個信徒這樣問晴一法師:“法師,請問你參禪的時候有什么法門沒有?”
晴一法師回答說:“有?!?/p>
信徒趕緊問他:“是什么呢?”
晴一法師說:“我吃飯的時候吃飯,睡覺的時候就睡覺。”
信徒不解地說:“大師,這算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世人皆是如此,有什么區別呢?”
晴一法師回答說:“當然是不一樣的!”
信徒又問:“不一樣在哪里呢?”
晴一法師微微一笑,說:“一般人吃飯的時候心中總是想著別的事情,不專心吃飯;他們睡覺時也總是做夢,睡不安穩。而我吃飯就是吃飯,什么也不去想;我睡覺時也從不做夢,所以睡得很安穩,這就是我與眾不同的地方。世人很難做到專心、專一,他們在利害中穿梭,囿于浮華的寵辱,產生了‘千般妄想’和‘種種思量’。很多時候,他們選擇在生命的表層停留不前,這就是他們生命中最大的障礙?!?/p>
因此,世人只要把生命中的每一件小事都當做大事來做,就能夠找到生命的真諦。
上一篇:把功勞多分幾塊送人
下一篇:投機取巧不如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