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不及時開始,就是人生的高利貸
有一個人很成功,朋友問他成功的原因,他回答說:“其實也沒有什么奧秘,我不過是在該做事情的時候,做了正確的事情?!?/p>
該做事情的時候,做了正確的事情。這就是所有成功者成功的奧秘。成功,也許就這么簡單。
看看我們身邊活得很失敗、很被動的人,他們往往是該學習時沒學習,該創(chuàng)業(yè)時沒創(chuàng)業(yè),該晉升時沒努力……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其相對應的屬性。這這個階段中,一旦我們沒有充分利用其屬性,將來是要加倍償還的,除非我們徹底放棄、認輸。
王東從小就喜歡凡爾納的小說《環(huán)游世界八十天》,所以他一直夢想有一天也能“環(huán)游世界”。
當他還是毛頭小伙的時候,就夢想能夠拋開一切,周游世界,但苦于囊中羞澀,始終沒有踏上夢想的旅程。
但在王東心里,一直期盼能夠圓滿這個夢想。后來,他結婚了,再后來,他的妻子懷孕了,兩個人的世界變成了三個人的家庭,為了妻子和孩子能夠生活得更好更幸福,他拼命工作賺錢,而心中的夢想,也只能束之高閣。
因此,王東常常感嘆,他周游世界的夢想,只能等到孩子長大了,不用自己操心的時候;只有等自己退休了,有了充足的時間和自由;只有等自己的積蓄達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夠真正實現(xiàn)。好不容易,孩子長大了,經濟條件也好了,王東卻發(fā)現(xiàn),他還是無法圓滿自己的夢想,因為父母已年邁,需要他守在身邊……
王東常常跟朋友提起他的夢想,然而只是說說而已,他似乎永遠都不會付諸行動。有一天,王東突然打電話約了幾個老友陪他喝茶,原來,他偶然間讀到了一本書,書名叫做《不會去死》,作者是一個騎車周游世界的日本青年。這位名叫石田裕輔的日本青年,辭掉了工作,進行了一次為期7年的“環(huán)游世界”的漫長旅行,讓他的這位朋友羨慕不已,感慨萬千。
石田裕輔在書的扉頁上這樣寫:“既然要走,就得趁現(xiàn)在就走,既然要走,就得走出世界第一?!?/p>
王東翻著那本書,在茶館里悲愴不已,他痛恨自己在一樣青春韶華里,不曾及時開始,向夢想進發(fā)。當時,阻擋王東實現(xiàn)夢想的,是金錢,然而,石田裕輔也沒有錢,所以他選擇了騎自行車環(huán)游世界?,F(xiàn)在,石田裕輔看過了恒河的日出,滿月下的金字塔,東非草原上奔跑的長頸鹿,叢林深處若隱若現(xiàn)的蒂卡爾神殿,極地夜空中五彩搖曳的歐若拉……經歷了許多生死絕境、傷痛離別和幸福的瞬間,以一個勝利者的姿態(tài)回到了家鄉(xiāng)。
石田裕輔的7年旅行,為他創(chuàng)造了多項紀錄,他成為眾多“驢友”們崇拜的英雄。他把這次為期7年的旅行經歷寫成了朋友手里的這本書——《不會去死》,如今的石田裕輔已經聲名遠揚。同樣的夢想,一個及時開始,一個躊躇不前,面對這本書,朋友惆悵不已,哀嘆自己的夢想,也許一生也無法實現(xiàn)。
那么,現(xiàn)在出發(fā)呢?王東搖搖頭,“我如何出發(fā)?”是啊,因為沒有及時開始,他已經錯過了最好的青春韶華,如今這個夢想,對他來說,就像借了利滾利的高利貸,很難償還了。身體的衰老、家庭的羈絆、親人的牽掛,都是他難以償還的高利貸了,如果他真的要圓夢出發(fā),那么,所有的這些無奈,都是他無可逃避的代價。
人生是一個永遠忙碌的過程:0歲呱呱墜地,10歲快樂成長,20歲為情彷徨,30歲基本定向,40歲最后一拼,50歲回頭望望,60歲告老還鄉(xiāng),70歲搓搓麻將,80歲曬曬太陽,90歲躺在床上,100歲掛在墻上。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事情等你去完成,比如學習、戀愛、成家、立業(yè)、生兒育女、贍養(yǎng)老人。在每個階段,都要及時開始,別總是說,“等我……再去……”。王東的經歷就是最好的教訓。
該做什么時,如果沒有及時開始,那么歲月的流逝,必將給這件事的實施,背負上利滾利的高利貸,讓我們付出更大的代價,甚至讓我們永遠與開始失之交臂,與成功背道而馳。
人生,是一次長線投資,從我們懂事起,就一直在努力付出、計算成本、核算收益?!按悍N一粒粟,秋收萬顆籽”,這種播種,也有季節(jié)和時令的限制,我們只有及時開始,才有可能碩果累累。
有這么兩種觀點:一種認為人生苦短,應該及時行樂;另外一種則認為來日方長,慢慢觀望。
這兩種觀點其實都是要不得的。人生如白駒過隙,稍縱即逝。上天是公平的,它賦予我們每個人每天24小時,不多不少,不偏不倚。我們如果想要在并不算長的人生中獲得成功和幸福,就得好好利用手中的每一分鐘。光陰就是成本,如果我們不好好把握,及時果斷地開始行動,找種種借口不及時開始,那么,到了人生的獲益期,當別人懷抱著成功的現(xiàn)貨開心微笑時,我們就只能夠像那位一直夢想環(huán)游世界的朋友一樣,自愧懊惱,夢想難圓了。
經濟學中有個詞,叫做“機會成本”,意思就是說,我們在經營某項業(yè)務時,無形中就放棄了經營其他業(yè)務所帶來的收益,這放棄的收益就是機會成本。同理,如果我們沒有及時開始,別人現(xiàn)在取得的成就,也就是我們的機會成本,別人將成功的收益再換做成本,以時間和經驗創(chuàng)造利息,這樣“利滾利”,我們跟成功者的差距就越來越大。換句話說,我們要想再開始,就需要償還巨額的“高利貸”了。
佛教經典《雜阿含經》有這樣一段話,“少不修梵行,亦不聚財寶,猶如老鸛雀,棲止守空池。”講的是佛陀與弟子阿難,手持食缽,一同進入舍衛(wèi)城乞討。
在城里,他們見到一對老夫婦,衣衫襤褸,齒落發(fā)白,背曲如弓,拄著柺杖雙雙蹲在垃圾焚燒池旁,找尋食物、圍火取暖,遠遠望去。這對老夫婦,猶如兩只蜷縮在沼澤池邊的老鸛雀。
佛陀對弟子阿難說:“這對老夫婦,如果年少時勤奮努力,現(xiàn)在說不定就是舍衛(wèi)城的首富了。即便是他們在青年時努力工作,現(xiàn)在也可能會成為舍衛(wèi)城的富人。就算他們不愿意工作,哪怕他們壯年時剃發(fā)出家,修習梵行,現(xiàn)在也可能已經修成正果?!狈鹜幼詈髶u搖頭,哀嘆兩位老夫婦蹉跎了大好的人生、虛度了一生的光陰。可見,只有及時開始,早早行動,才能避免背負人生的“高利貸”,才能避免負重難以翻身。
在我們能夠開始的時候,及時開始吧。雖然在開始之后,我們可能會遭遇挫折,經受磨難,可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誰可以隨隨便便獲得成功。及時開始,所有的收獲都是資本,沒有及時開始,所有的怠誤都是高利貸。
上一篇:不做,就是最大的錯過
下一篇:不及時結束,就是錯誤的延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