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只有“合群”才能順利地到達理想中的目的地,而掉隊的大雁總是境遇悲慘,大多數情況下不可能飛得很高很遠。人也是一樣,只有使自己與周圍的人保持良好的關系,融入到周圍的社交環境中,才能飛得更高更遠。如果你想在人生的天空中展翅高飛,那么就不要做那個離群的雁,以免讓自己的前途受阻。
而擁有良好人際關系的第一步就是要適應環境。只有放棄我行我素,多和身邊的人接觸、交流,才能擁有好人緣。
安妮在短短的兩個月時間內已經連續更換了四次工作,無奈中她只好去求助一位職業咨詢師。
“第一家單位的老板太苛刻,脾氣太壞,我忍受不了他那張嚴肅的臉,結果我一氣之下就辭職了!”安妮不無遺憾地說,“不過那里的員工還不錯。”
職業咨詢師問:“第二家單位呢?”
“哦,我是一個相對安靜的人,我不喜歡吵鬧的環境,我上了一周的班,可是那個部門的人太活躍了,我受不了他們的笑聲……”
咨詢師笑了一下,接著問:“第三家是什么問題?”
“第三家單位我待得時間比較長,但是我反感在背后說別人壞話的人,我連續聽到好幾次別人背后說我清高,可是我不是那樣的人,我的情緒受到了干擾,所以我想換個新的環境。”
“可是,我發現第四家單位的人更難以相處,雖然他們都很安靜,但是我覺得似乎也太冷漠了,我去了兩天竟然沒有人拿正眼看過我……”
職業咨詢師把身子向后仰去,說:“你的困難其實很好解決。你只需要明白,你要適應環境,而不是讓環境適應你。你要盡量‘合群’,而不是把自己置于群體之外。”
任何一個社會環境中,都可能有苛刻的人,異常活躍的人,在背后抱怨的人,冷漠的人,甚至這幾種人會同時存在,但是你所要做的只有“合群”。你要融進自己的生活環境中,你要適應周圍人的生活習慣,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和周圍人很好地相處。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人都有一種“從眾心理”。這種心理在行為上表現為,一個人會模仿大多數人的行為;在認知觀方面表現為,以多數人的意見為準則,對外界做出判斷和評價。也就是說,那些“鶴立雞群”,喜歡我行我素的人往往不能得到大多數人真正意義上的接納。
因此,在人際交往中,一定要注意適當從眾,融入周圍的環境中,這樣才能與他人相處融洽。具體來說,以下幾方面是需要注意的。
第一,不要希望“鶴立雞群”。我們應該在言行舉止上表明自己的善意和坦白,并常常考慮對方的立場,言行與態度不要太過嚴肅或太注重形式,不要強調自己高人一等,或者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盡量和他人打成一片。“我行我素”雖然可以讓你顯得很“特別”,但是也會使你被孤立,使你做事舉步維艱。
第二,切忌鋒芒畢露。比如,在公司里,要是你沒事整天念叨“我要當老板”,“我要有自己的事業”,“我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就很容易被同事看做異己,因為你把自己放在了同事的對立面上。如果不幸讓老板知道,也會被他當做清理的對象。要知道,在辦公室里大談人生理想是不妥的,你公開自己的進取心,就等于公開向公司里的同事挑戰。因此,做人低調一點,是保護自己的好方法。你的價值體現在做了多少事上,在該表現時表現,不該表現的時候就得韜光養晦。但凡能成大事的人,都不是能說大話的人。
第三,表現適可而止。如果你有才能,就應該表現出來,但要適可而止,否則易遭嫉妒。當你提出自己的建議之后,別人自然會判斷此建議是否可行,而不接受人家的提醒且批評別人的意見,這樣貶損他人而褒揚自己實在是下下之策。
第四,聽聽別人怎么說。誠懇地聆聽他人的意見,亦是增進彼此間情誼的方法之一。莎士比亞曾說過,“對于他人的話,你若善意聽之,那么將得到五倍的聰明。”如果你希望改善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系,那么就要承認對方的長處,而且時常表現出對方對你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讓對方覺得被重視。
第五,對別人不妄加評論。即使對方炫耀自己的精明能干,你也千萬不要輕易評價其是個驕傲、虛榮的家伙,而要盡量使自己遠離嫉妒和詆毀,學會真誠的贊賞和學習他人。
第六,做個暫時的聽眾。如果對方有所抱怨,你不妨暫時充當聽眾,最好不要反駁或是加以附和,因為這樣能夠避免陷入人際紛爭。
總之,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切記:孤鶩雖然美麗,但群雁更加壯麗。想要飛得更遠,就要學會借助雁群的力量,就要學會適當從眾。如果你要的是事業的輝煌、人生的順遂,那么就要懂得放棄我行我素,放棄“離群索居”。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融入整個團隊當中,也才能擁有好人緣。一個好漢三個幫,當你的人緣好起來了,你的人生之路才會順遂起來。
上一篇:放棄前進,退卻是為了更好地前行
下一篇:放棄居功自傲,就是選擇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