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人所急,獲己所需
急人所急,獲己所需
這世上常有急公好義之人,能夠急人所急,把別人的問題當做自己的問題來解決。這樣的人,往往最能夠獲得別人的信任和好感。
求別人幫助你的時候,讓對方知道你也能夠幫助他,或者你已替對方辦了什么事,只要你開口,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幫助。
事實上,很少有人情愿為你白忙活——這也是人之常情。他希望你也能幫他做些事情,有的甚至希望在幫助你之前,能夠先得到你的幫助。因此,如果能主動地急人所急,他就會很痛快地幫助你。
相反,若是不能急人所急,在別人困難的時候落井下石自不必說,就算是看到別人困難袖手旁觀,也很有可能給人留下極為不好的印象,最后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自然也會換來別人的落井下石或者袖手旁觀。
某藥品經銷商的業務員和司機一起去一家大藥房送貨,送完貨后車卻拋錨了,這讓司機和業務員十分著急。藥房的經理在店內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卻一直沒有派人出來問問發生了什么情況。一會兒竟然下起雨來了,藥房里也沒有人給送一把傘出來。他們都覺得只是一個送貨員而已,何必如此費心呢。
沒過多久,藥店缺貨了,藥店經理給供應商打電話問情況,得知庫存里有貨,但是過了好幾天也不見有貨送來。很多顧客來買東西結果沒貨,大為光火,但是藥店就是進不到這批需要的藥。為什么此經銷商送貨如此反復無常,平時不是一直都合作得很愉快嗎?
直到這個時候,藥店經理才想起來那天他置送貨司機和業務員在雨中拋錨而不顧的場景來。
所以,能夠急人所急,才能獲己所需,一個在別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卻袖手旁觀的人怎么可能獲得別人的好感和認同?若是相反,在別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那么對方必將感激不盡。
急人所急,才能獲己所需。因為只有當別人知道你關心他的時候,他才關心你想要的東西,畢竟誰不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回報呢?
很多人在遇到難題時會很迷茫:之前關系一直很好的朋友,有事求他幫忙一下,他會找出很多推托的理由。是啊,或許你們見面會點頭微笑,在QQ上會聊得火熱,還會一起喝酒,一起出游。但是你敢說你真正地關心過他嗎,如果有,我想他不會在關鍵時候對你置之不理的。
在我們生活的世界里,日常與人交往中,有太多的人需要關心,每個人在生活中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總有這樣那樣的矛盾出現,會讓人感到孤獨和寂寞,會有壓力,會遇到很多的困難。這樣,我們對別人的關心就很重要,能給他們帶來心靈上的慰藉,讓人感受到生活的溫暖。也許關心別人不是為了回報,但一份關愛的種子種下去,總會開放出美麗的花朵。
有一位離婚母親,帶著自己7歲的女兒在一座城市打工,飯店服務員、清潔工、保姆……她做了很多工作,只為維持自己和女兒的生活,女兒要入學了,她開始發愁:自己低微的收入承受不了女兒的學費。很多學校進校費就要兩萬塊,而她手上只有幾千塊錢。這時候,她發現一家小學的副校長家要請個保姆,這位副校長家有一位臥病在床的老母親要照顧,還有位任性的小女兒。很多人都不愿意去這位副校長家做保姆,但她主動去了。她像親生女兒一樣照顧躺在床上的老人,把家中的一切都打掃得井井有條,連那位刁蠻的女兒也因為她無微不至的照顧被她感動了。這位副校長很慶幸自己能遇到一位好的保姆,有一天和她閑談時就問起她的情況,得知她女兒沒錢進學校時,馬上幫她想辦法讓她女兒進了他們學校,而且免了入校費。后來,這位副校長在很多事上都幫助了這位離婚媽媽,還介紹她認識了一位合適的男子,讓她重新走上了婚姻之路。
厚道的人,會以真心對人,在適當的時候關心他人。只有學會去關心他人,他人才會來關心我們,只有把他人的事情當做自己的事情來操心,別人才會把我們的事情放在心上,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這都是不變的真理。
上一篇:忠誠是一種風骨
下一篇:恪守原則,能不亂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