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原則,能不亂方寸
恪守原則,能不亂方寸
原則,是代表一個人的信用;原則,是代表一個人的人格;原則,是代表一個人的道德。做人要堅持原則,這是非常要緊的。很多原則都是早就制定好了的,需要每個人都去遵守,如果有一個人沒有遵守,那么就可能會引起別人的效仿。如果大家都不去遵守,那么就會引起混亂。
所以,即使是有再大的困難,也要遵守共同的原則,而不能因為自己的情況特殊就隨意改變已經制定好的原則。厚道的人,一般十分講原則,待人誠懇,不輕易冒犯他人。
美國前總統喬治·布什是個原則性很強的人,他堅持“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原則。他認為空軍1號就是空軍1號,空軍2號就是空軍2號。“只有總統才能在南草坪上著陸。”
1981年春,當時身為副總統的布什正在一次飛往外地的例行公務旅行的飛機“空軍2號”上,突然接到國務卿黑格從華盛頓打來的電話:“出事了,請你盡快返回華盛頓。”幾分鐘后的一封密電中告知總統里根已中彈,正在華盛頓大學醫院的手術室里接受緊急搶救,飛機調頭飛向首都華盛頓。
飛機在安德魯斯著陸前45分鐘,布什的空軍副官約翰·馬西尼中校來到前艙為結束整個行程做準備。飛機緩緩下滑時,馬西尼突然想出了個主意,他說:“如果按常規在安德魯斯降落后,再換乘海軍陸戰隊一架直升機,飛抵副總統住所附近的停機坪著陸,再駕車駛往白宮,要浪費許多寶貴時間。不如直接飛往白宮。”
布什考慮了一下,決定放棄這個緊急到達的計劃,仍按常規行事。
“我們到達時,市區交通正處高峰時期,”馬西尼提醒道,“街道上的交通很擁擠,坐車到白宮要多花10~15分鐘的時間。”
“也許是這樣,但是我們必須這樣做。”
馬西尼點點頭:“是的,先生。”說著走向艙門。
看到馬西尼中校顯得疑惑不解,布什解釋道:“約翰中校,只有總統才能在南草坪上著陸。”布什堅持著這條原則:美國只能有一個總統,副總統不是總統。
盡管有特殊的情況,可是因為規定了“只有總統才能在南草坪上著陸”,所以布什放棄了那個緊急到達的計劃,這種做法,是非常值得人們去學習的。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事情。學生要按時上課,工人要按時上班……這些原則也一直會成為突發事件的障礙。可是,原則就是原則,如果你因為自己的私事,沒有請假就離開了自己的崗位,那么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樣,可能辦公室就大亂了;作為學生,你不想去上課,如果其他人也跟你一樣想,沒有人去上課,那么教學的秩序就會大亂。
所以一定要恪守原則,才能規避可能造成的混亂。
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當中,在關鍵的時候一個人是否能夠堅持,常常是判斷他的道德水準的重要依據。只有那些肯于堅持原則的人,才能贏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
我們做事講究原則,做人也要講究原則。一個人如果沒有原則,見異思遷,經常變來變去,則朋友不愿與你共處,同事不愿與你共事。尤其居上位的人,如果沒有原則,朝令夕改,則百姓無所適從;師長如果沒有原則,是非不明,則令學生無所依循;父母如果沒有原則,賞罰不分,則令兒女無以學習。因此,我們要怎樣堅持原則呢?如何將所堅持的原則發揮到最高的價值呢?有四點意見:
一是不因利害而放棄原則。有一些人,剛開始的時候很講究原則,不過到了利害當頭,他就只顧利益,不顧道義。這種因利害而放棄原則的人,往往無義、無信,別人自然也不會愿意和他交往。
二是不因得失而放棄原則。有的人,成功有所得時,他就講究原則,失敗有所失,他就放棄原則。人,不能以成敗來論英雄,也不是以得失來講人格。因此無論得失,一定要堅持原則,這樣的人才能受人尊重。
三是不因親疏而放棄原則。有的人,因為你和我是至親好友,我就不和你堅持原則,一切都很好說話,都很容易過關;假如你和我的關系疏遠,沒有交情,我就對你百般刁難,不跟你合作。這種人私心太重,不容易有成就,所以真正成功的人,不因親疏而改變原則。
四是不因有無而放棄原則。有的人,身在其位時,這個也講原則,那個也講原則,一旦卸任,身份改變了,他便放棄原則,不再堅持原則。其實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是自然的道理,但是人生有許多做人做事的原則,這是不變的,所以不應以有無而改變做人的原則,這才是做人應該堅持的最大原則。
上一篇:急人所急,獲己所需
下一篇:憨厚待人,不傷人也不傷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