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多當愁,蚤多定癢
賬多要愁,蚤多會癢
少與賬多蚤多的人打交道
學會誠信這個人生規則
“賬多不愁,蚤多不癢”,是許多喜歡靠借貸謀生甚至以此詐騙榨取別人錢財的國人愛說的話或心中的固有“情結”。由此推之,近些年神州上下產生的許多老賴們,可能都會為老祖宗們竟然發明創造出這句話暗自歡喜。讓那些好貸款,企圖謀息的人無奈去吧!見鬼去吧!誰想我的息,我則想他的本,從心理上講,也算公平的交易,雙方都沒吃虧。
的確,近些年,到處都在發生著這樣的故事:有不少一度腰纏萬貫、曾經富有的某個人,某天突然就變得一文不名了。其中,因陷于三角債務不能自拔的不少。也有的人,因某天聽信朋友之言,將自己掙來的大把鈔票借給了信誓旦旦、稱三日后必還(但不知“后”到哪時)的“哥們、姐們”,結果鈔票如“泥牛入海”,再無消息。因此,想不到會“虧”在朋友手里,成了不少人都有過的共同經歷、經驗和教訓。
許多國人為何都會信奉“賬多不愁,蚤多不癢”這句話?恐中國傳統農業、自然經濟社會是其產生、發展的重要原因。傳統農業條件下,一畝地就打那么多糧,在舊制度下,還有不少沒有土地的佃農,將租金一交,所剩更是無幾。倘若天公不作美,再遇著天不下雨、天不刮風,天空只有太陽,那上年從鄰家借來充饑的谷子麥子怎么還?以一家一戶為一個生產單位的董允、七仙女夫婦又從哪里去拿東西還?這生產的資源有限,努力也是沒有用的,所以這還不了的賬也就不用愁了!
現今社會還有“賬多不愁”的現象。比如說,某某大型國有企業由于經營不善,欠了大量的債務,資不抵債了,想要申請破產。這地方政府、銀行還不讓它破產,甚至再拿錢出來讓它繼續經營,因而有人說這賬真正多了是不用愁的,自然有人幫你想辦法。
信奉這句話影響了國人的基本品格:誠信。成人之言為“誠”,人言為“信”。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本來是不應該收回來的。但是由于熟知這句話,許多人因此到處舉債,信誓旦旦表示什么時候歸還。到時沒有還,倘若遇到討債的,有點良心的,說兩句好話,而有些沒良心的,還惡言相對,一句“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甚至干脆外出躲他個一年半載的,看你如之奈何?
不知道西方人對此怎么看待?很早以前,有個人就說過,不要輕易借錢給你的朋友,否則,你既會失去金錢,也會失去朋友。倘以此言佐證,恐怕他方人民也比我輩同胞好不到哪里去了。也聽說有心態比較好的人,每每借錢給朋友的時候,就當做失去了這筆錢和朋友。如果有一天朋友還了錢,那么錢和朋友又都是失而復得,就會十分開心。但是不知道這個人的金錢和朋友經得住幾番折騰?
上一篇:《謊言重復一千遍還是謊言》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適時還得出風頭》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