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別人成功,給自己鋪路
幫別人成功,給自己鋪路
幫助別人成功,就是在給自己的成功鋪路。如果一個人頂尖的成就中讓你感到有自己的一份,你能夠說:“是我讓他有今天?!边@將是你最值得驕傲的事情。而在你的幫助下成功的人,一定會反過來以涌泉相報,最后,實現利人利己的雙贏局面。
幫助別人不僅利人,同時也提升本身生命的價值,同時為自己鋪了路。因此所有無私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他們都愿意幫助別人去成功,而不是嫉賢妒能。而最后,他得到的回報也是豐厚的。
任何人際關系,無論是私人交往,還是業務關系,如果它是以成年人的那種互利的觀念來支配的話,對雙方來說只會有益。你為別人提供急需的東西,人家也會滿足你的需求。
格蕾絲是一位年輕的演員,剛剛在電視上嶄露頭角。她美麗漂亮,氣質優雅,很有天賦,演技也很好,事業正在走上正軌,開始演一些主要的角色。
想要更進一步擴大知名度,她需要一個經紀人來為她包裝和宣傳。因此她需要一個公關公司為她在各種報紙雜志上刊登她的照片和有關她的文章,增加她的知名度。不過,要建立這樣的公司,格蕾絲拿不出那么多錢來。偶然的一次機會,她遇上了保羅。保羅曾經在洛杉磯一家最大的公關公司工作了好多年,人脈廣,業務也熟練,幾個月前他剛自己開辦了一家公關公司,并希望最終能夠打入公共娛樂領域。到目前為止,一些比較出名的演員、歌手、夜總會的表演者都不愿同他合作,他的生意主要還只是靠一些小買賣和零售商店。聽說了格蕾絲的困難后,他立刻找到格蕾絲聲明愿意無償幫助她,于是,兩個人聯合干了起來。保羅成了格蕾絲的經紀人,為她提供出頭露面所需要的經費。他們的合作立刻達到了最佳境界,格蕾絲正在時下的電視劇中出演,保羅便讓一些較有影響的報紙和雜志把眼睛盯在她身上。這樣一來,他自己也變得出名了,并很快為一些有名望的人提供了社交娛樂服務,他們付給他很高的報酬。而格蕾絲,不僅不必為自己的知名度花大筆的錢,而且隨著名聲的增長,也使自己在業務活動中處于一種更有利的地位。
通過保羅和格蕾絲的相互合作,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種格局:格蕾絲需要求助于保羅,獲得為自己做宣傳的開支;保羅為了在他的業務中吸引名人,需要格蕾絲做自己的代理人。他們相互都幫助了對方,也同時幫助了自己。
每個人都渴望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但是如果不善于借助別人的幫助開始起跳人生,不善于給需要幫助的人送去幫助,是難以成功的。因此最智慧的做人之道是“助人亦助己”。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卻是很多人都無法做到的事情。
由此,我們還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得到你想要的東西的最好方法是幫他人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無論在生活中或是工作中,我們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目前的困境急需某位朋友的幫助,雖然我們都知道“將欲取之,必先與之”,可是如何“與之”才能“取之”呢?這里的“與之”是有學問的,不是隨隨便便給予某些東西就能促成這次合作。最好的方法莫過于給予對方他所需要的東西,正如釣魚,一定要用魚兒最喜歡的魚餌,魚兒才可能上鉤。中醫素來提倡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還記得語文課本上《狐貍與烏鴉》的故事嗎?狐貍想要烏鴉口中的肉,于是便想盡方法,最后,它知道一身漆黑的烏鴉最喜歡別人贊美它,于是便說了一大堆贊美和夸獎烏鴉的話……最后,烏鴉一高興,嘴巴一松,嘴里的肉就掉到了狐貍的嘴里。這里,狐貍為什么能夠獲得成功呢?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為狐貍給了烏鴉它想要聽到的東西——贊美的話。且不管這則寓言故事的本意是什么,這個故事卻實實在在地告訴了我們: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幫助別人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有人會反駁說:“這個方法真的是最好的嗎,我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啊!”難道把單方的被動變為合作雙贏不是最好的求人辦事的方法嗎?如果一直讓自己處于被動的請求狀態那才是最沒有希望和把握的吧!
就像古時候的一些小國,為了得到生活的必需用品,成為一個大國的附屬國,而漢時的匈奴,卻用馬匹來換取了漢朝的絲織品和茶、鹽等用品。前者就處于一個被動的位置,而后者,只是一個合作的關系。互通有無以達到政治和生活的和平,減少戰爭的爆發。如果一直處于被動的請求幫助的位置,是很容易被忽略掉的,對方可能很快就會忘記你的請求,或者認為反正也沒有利益在里面,便開始怠慢你。但是如果是一種合作的關系,那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人,所以他會盡心盡力地幫助你。
更多的時候,互相交換的關系遠比給予與被給予的關系更為牢固可靠,也更能夠幫助我們實現愿望,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當然,在與人交往時,一定要講求厚道,誠懇待人,這樣雙方關系才會更融洽。
上一篇:巧于心計,得不償失
下一篇:忍得一時,風光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