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初戀》

治平二年(1065年)五月,27歲的王弗病逝于京師。十年后,熙寧八年(1075年)正月二十日,蘇軾夢見了妻子,醒來后無法忘懷,寫下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
后世文人大概為蘇軾與王弗的夫婦情深所感動,還給他們編排了一個初戀故事。這個故事是這么說的:
位于岷江之濱的青神縣,有一座書院,執教的先生是鄉貢進士王方。年輕的蘇軾在此讀書。書院旁邊有綠潭,水自巖穴出,流入潭內。一日,蘇軾臨潭說:“好水豈能無魚?”撫掌三聲,卻見巖穴中群魚游出。蘇軾大喜,對老師說:“美景當有美名。”王方便邀請當地文人擬名,但眾人題寫的名字都落入俗套,最后,蘇軾說出他的題名——喚魚池,令王方拍案叫絕。這時,王方之女王弗也叫丫鬟送來題名,恰好也叫“喚魚池”。于是眾人都說:“不謀而合,韻成雙璧。”之后,王方便請人做媒,將王弗許配給蘇軾。
事實是,對于父親蘇洵安排給他的這一樁婚事,蘇軾一 開始是抗拒的。許多年之后,蘇軾在寫給侄婿王庠的書信中,坦言:“軾少時本欲逃竄山林,父兄不許,迫以婚宦,故汩沒至今。”年輕時的蘇軾為什么不想結婚?據他的自述,是因為自幼好道術,想入山修道。但這個理由有些勉強,如果一心想出家修行,那在王弗去世后,他大可不必再娶王閏之。
蘇軾的侄婿王子家曾告訴朋友李如篪一段蘇軾少年時期的緋聞。蘇軾少年時,結識了一名鄰家富豪的女兒,這位少女曾提出要跟蘇軾私奔,但蘇軾拒絕了,說等他科舉及第,回來明媒正娶。然而等到蘇軾及第,父親蘇洵已經給他安排好婚姻,蘇軾無奈“別娶仕宦”。這位仕宦之女,便是王弗。少年蘇軾抗拒父親安排的婚事,也許是念念不忘他對鄰家少女的承諾吧。
多年后,蘇軾還托人問那位女子的下落,得知初戀情人信守前言,“不嫁而死”。蘇軾肯定非常傷感,相傳他的《卜算子》小詞中“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便是悼念這位情深緣淺的女子。
我們考據蘇軾的這一段情感,絲毫不懷疑他結婚之后對妻子王弗的忠誠,也絲毫不懷疑王弗去世后他對王弗的懷念。人生在世,婚前的羅曼蒂克固然美好難忘,婚后夫婦之間的相濡以沫卻更值得珍惜。但非要給蘇軾與王弗編排一個初戀故事,無異于狗尾續貂。
(摘自《南都周刊》2017年第24期 圖/陳明貴)
上一篇:蘇軾是個城市規劃師
下一篇:蘇軾的藝術人生智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