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公冶(gōngyě)
422 公冶(gōng yě)
【尋根溯源】
公冶復姓源流單純,源自姬姓,為季氏的后代。魯國季姓是魯桓公的兒子季友的后代。季友的兄長就是魯莊公,魯莊公死時立季友的兒子為國君,可是這位國君不幸遇害,季友也逃亡了,等季友回國時,又立他的小兒子為國君,就是魯僖公。春秋時,魯國季姓公族中的季冶,字公冶,當了魯國的大夫,他的后代便以祖上的字命姓,稱公冶氏。
【變遷分布】
早期居住在山東。漢代以后,以魯郡(今屬山東)為郡望。公冶為罕見姓氏。當今山西還有此變遷分布。
【名人薈萃】
公冶長:春秋時期著名文士。公冶氏,名長,字子長、子芝。春秋時齊國人,亦說魯國人。孔子的女婿。為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之一,名列二十。自幼家貧,勤儉節約,聰穎好學,博通書禮,德才兼備,終生治學不仕祿。相傳通鳥語,并因此無辜獲罪。公冶長一生治學,魯君多次請他為大夫,但他一概不應,而是繼承孔子遺志,教學育人,成為著名文士。因德才兼備,深為孔子賞識。
上一篇:百家姓《澹臺(tántái)》姓起源
下一篇:百家姓《宗政(zōngzhèng)》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