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童繼紅崔承樞魏惠明
【原詩】:
蒼蒼竹林寺(2),杳杳鐘聲晚。
荷笠(3)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原詩作者】:劉長卿
【導讀入境】:
黃昏時分,我的好友靈澈就要離開我了。舉目瞭望,只看見前面一片蒼蒼山林掩映下的竹林寺,那是你歸去的地方嗎?正在這時,倏忽間,從竹林深處傳來了報時的鐘聲。朋友啊!這鐘聲是在催促你嗎?你離開我獨自走了,身后的斗笠帶著落日的余暉,越走越遠……。在青郁的遠山間一個孤獨的人在行走。
【賞析】:
這是一首感情深摯的送別詩,也是一幅構圖美妙的景物畫,在藝術上很有特色。
首先,這首詩意境深遽,情景交融。全詩四句句句寫景,也句句寫情。尤其是后兩句,初看是寫郊野的向晚景色,實則寓含詩人對靈澈的深摯友誼。寫出詩人佇立目送,依依不舍。
其次是此詩煉字和煉意上的融會。詩中的“帶”字,可說是此詩的詩眼。不僅帶出“夕陽”和“荷笠”之間的關系,展現出一幅夕陽離人圖,更是詩人感情的彩練把他和老友之間的深情緊緊聯結起來的。朋友遠去,落日情深。詩人送行,斜陽也送行。詩中離別的情感,全由這一“帶”字來體現。另一個是“獨”字,更是寫出了詩人、友人,各自歸去的孤獨心情。這是何等的筆力,何等的含蓄,這煉字和煉意的高度融會,使這首離別詩傳誦不衰。
【思考題】:
詩人用怎樣的感情描寫靈澈山人的背影?
上一篇:中學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古詩詞鑒賞
下一篇:中學生《金鄉送韋八之西京》古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