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第一部文體論專著。晉代摯虞(?-311)撰。據《晉書·摯虞傳》,此書原來可能附于摯虞的《文章流別集》這部文章選集中,后來又摘出別行。這兩部書均已亡佚。清人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卷七十七,輯有《文章流別論》佚文。從現存佚文看,《文章流別論》在占有大量歷史資料的基礎上,對各類文體的性質、體制特點、歷史演變等問題都作了比較細致的研究,表現出了一定的科學性。這種重視文體“流別”,即歷史演變的觀念,是文學批評的一大進步。《文章流別論》究竟將文體分為多少種類,說法不一。現存佚文中,至少論列了頌、賦、詩等十一類文體。《文章流別論》是我國古代文體論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標志。劉勰《文心雕龍》中的不少材料和觀點都引自此書,由此可以看出這一著作的影響。
上一篇:文景之治
下一篇: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