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第五十
【題解】
鼎卦為異卦相疊(巽下離上)。上卦為離,離為火;下卦為巽,巽為木。木材燃燒,火焰騰騰,是炊煮之象。炊煮用鼎,古人極為重視鼎,用于莊重的場合,賦予它豐富的象征意義。鼎煮食物,有養(yǎng)賢之意。化生為熟,有變革的意思。鼎為三足,又有穩(wěn)重之象。鼎是煮食物的器具,一切生硬的食物經(jīng)過鼎煮熟,都會變軟,有更新的作用。又,鼎卦的卦形也像鼎,初爻像鼎的腳,五爻像鼎的耳。
改朝換代后,新登位的君王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鑄鼎,頒訂法律,以象征新時代的開始,并表示吉祥。所以,朝代改變,稱作鼎革。這一卦來自巽卦。巽卦的六四與九五交換,成為鼎卦,是柔爻上升到“五”位,與下卦的九二相應(yīng),成為良好的卦形,所以大有亨通。象征賢士會被君王賞識,達(dá)成愿望。
【原文】
鼎[1]:元吉亨。
【注釋】
[1]鼎:卦名。本義是指烹飪之器。
【譯文】
鼎卦:大吉大利,亨通。
【解析】
面對新的環(huán)境,應(yīng)端正穩(wěn)重,正人正己。只有這樣,才能有大的作為。
【原文】
《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2]飪也。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養(yǎng)圣賢。巽而耳目聰明,柔進(jìn)而上行,得中而應(yīng)乎剛,是以元亨。
【注釋】
[2]亨:通“烹”,烹飪。
【譯文】
《彖辭》說:鼎,是法象之器。鼎的內(nèi)卦為巽,巽為木;外卦為離,離為火。木被火籠罩燃燒,這是烹飪食物的基本條件。圣人烹飪食物來祭祀上帝,君王烹飪大量的食物來供養(yǎng)圣賢。臣民則態(tài)度謙遜,以其聰明才智服務(wù)于君王,因而其地位能夠不斷升高。臣民秉守貞正之道,和應(yīng)于君王,其前途必然無限光明,大吉大利,通泰平安。
【解析】
鼎不僅是一種具有實際用途的器皿,而且是具有某種象征意義、起著提醒警戒作用的陳設(shè)品。本卦下卦為巽,巽義為謙遜;上卦為離,離義為聰明。喻指臣民品質(zhì)謙遜,以其聰明才智服務(wù)于君王。這些卦象、爻象所顯示的意義正是對為臣之道的高度概括。
【原文】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3]命。
【注釋】
[3]凝:保持,堅定。
【譯文】
《象辭》說:本卦下卦為巽,巽為木;上卦為離,離為火。由此可見,木上有火,以鼎烹物,這是鼎卦之象。君子觀此卦象,取法于鼎足三分,正立不倚,從而持正守位,為君王所倚重,不負(fù)使命。
【解析】
從本質(zhì)上講,鼎是一種原則的象征。君子取鼎卦之象,“鼎足三分”說明做人要穩(wěn)重,不偏不倚,意志堅定,這樣才能有大的作為。
【原文】
初六:鼎顛趾[4],利出否[5]。得妾以其子,無咎。《象》曰:“鼎顛趾”,未悖也。“利出否”,以從貴也。
【注釋】
[4]鼎顛趾:鼎足向上。
[5]出:清除。否:惡人。
【譯文】
初六:將鼎傾覆,鼎足向上,利于清除惡人。因納妾而得子,沒有災(zāi)禍。《象辭》說:“將鼎傾覆,鼎足向上”,這不是悖亂之舉。“利于清除惡人”,這是聽從了上面的旨意。
【解析】
初六在鼎卦的最下位,相當(dāng)于鼎的腳,初六與上卦的九四相應(yīng),以致鼎腳向上,因而翻倒。這原本不算是好現(xiàn)象。但初六是卦的開始,鼎還沒有開始煮食物,鼎先翻倒,將鼎中殘留的渣滓倒出,反而有利。譬如討妾,會引起家庭糾紛,本來不是好事。但如果討妾生了兒子,那又另當(dāng)別論。所以,不會有災(zāi)難。這一爻說明:養(yǎng)賢是為了儲備人才,將有助于除舊布新。
【原文】
九二:鼎有實[6]。我仇有疾,不我能即[7]。吉。《象》曰:“鼎有實”,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終無尤也。
【注釋】
[6]鼎有食:鍋里有飯。
[7]即:困擾。
【譯文】
九二:鍋中有食物。仇家有疾病,再沒有什么東西困擾我,吉利。《象辭》說:“鍋中有食物”,宜重其身家,慎其出處。“仇家有疾病”,終于沒有災(zāi)禍。
【解析】
九二屬于陽爻,有充實的含義,又在下卦中位,是鼎中裝滿食物的象征。“仇”指初六,陰陽本來應(yīng)當(dāng)相互吸引,但初六屬于陰爻陽位不正,所以說染有疾病。九二懼怕傳染,因而仇視。而且,九二剛毅中正,初六是小人,也不應(yīng)接近。這一爻說明:要想養(yǎng)賢,就應(yīng)排斥小人。
【原文】
九三:鼎耳革[8],其行塞[9],雉膏[10]不食。方雨虧悔,終吉。《象》曰:“鼎耳革”,失其義[11]也。
【注釋】
[8]革:脫落。
[9]行:外出打獵。塞:打獵無獲。
[10]雉膏:肥野雞肉。
[11]義:通“宜”。
【譯文】
九三:鼎耳脫落了,打獵無所獲,野味不能吃光。老天要下雨,節(jié)約渡難關(guān),終于得吉利。《象辭》說:“鼎耳脫落了”,是說其人行動失宜。
【解析】
九三相當(dāng)于鼎的腹部,陽爻充實,如同鼎中裝滿食物。但剛爻剛位,又離開中位,過于剛強,與相當(dāng)于鼎耳的六五并不相應(yīng),就像鼎失去了耳,所以用革字。九三在上下卦的交接處,也有正當(dāng)變革時刻的意思。鼎沒有耳,拿起來不方便,所以行動阻塞,象征人才沒有出路。這一爻說明:賢能不被重用時,就應(yīng)堅守正道,終有出頭之日。
【原文】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12],其形渥[13],兇。《象》曰:“覆公餗”,信如何也?
【注釋】
[12]餗(sù):八珍之具。
[13]渥(wò):湯汁的滋味濃厚。
【譯文】
九四:鼎足太輕,不堪重負(fù),以致折斷,傾覆王公的珍饈美味,弄得形容狼藉。這是兇險之兆。《象辭》說:“傾覆了王公的珍饈美味”,其結(jié)果如何呢?
【解析】
九四切近尊位,相當(dāng)于大臣。鼎有三足,猶朝中“三公”,是佐政之重臣。但“四”以陽剛居陰位,不中不正,又上承六五、下應(yīng)初六兩陰,有至此已滿、不堪負(fù)重之象。如果王公大臣是不堪重用的平庸之輩,就不利于國事。這一爻說明:應(yīng)知人善用,不可讓小人擔(dān)當(dāng)重任。
【原文】
六五:鼎黃耳,金鉉[14]。利貞。《象》曰:“鼎黃耳”,中以為實也。
【注釋】
[14]鉉:鼎上關(guān)蓋的橫杠。
【譯文】
六五:豪華之鼎,上面裝配有銅耳、銅鉉。吉利。《象辭》說:“豪華之鼎,上面裝配著銅耳”,這樣的食鼎理應(yīng)盛著佳肴美味。
【解析】
六五以陰居尊位,處于上離之中,為一卦之主。下應(yīng)九二,上承上九之陽剛,似兩個鼎耳。以柔納剛,修復(fù)損壞的鼎耳,并放出金黃的光彩。這一爻說明:剛毅之臣得到明智之君,才能相得益彰。
【原文】
上九:鼎玉鉉[15],大吉,無不利。《象》曰:“玉鉉”在上,剛?cè)峁?jié)[16]也
【注釋】
[15]玉鉉:以玉石為鼎蓋之橫杠。
[16]節(jié):節(jié)度。
【譯文】
上九:金屬之鼎配以玉石之鉉,大吉,無所不利。《象辭》說:上九爻辭講“玉石之鉉”配在金屬之鼎上面,表明剛?cè)嵯嘟印⑸舷掳卜帧?/p>
【解析】
上九在鼎卦的最上方,相當(dāng)于鼎耳的環(huán)。上九屬于陽爻陰位,剛?cè)岬玫秸{(diào)節(jié),就像堅硬而又溫暖的玉,剛毅而又不失溫情,當(dāng)然大吉,無往不利。這一爻說明:剛?cè)峒鎮(zhèn)洌瑹o往不利。
上一篇:周易全集《頤第二十七》原文賞析與注解
下一篇:左傳全集《叔孫豹論三不朽》原文賞析與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