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審美分類創造·舞蹈語言
指在藝術表演中人的形體動作所體現的符號功能。動作姿態、節奏和表情是舞蹈語言的基本因素,但其中最主要的是人體動作。可以說沒有動作就沒有舞蹈。舞蹈以經過提煉、組織和藝術加工的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來表現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在舞蹈中,有節奏的、造型完善的和富有表情的人體動作(包括步法、手勢、面部表情等舞蹈語匯)常有樂曲或歌曲伴隨。舞蹈中動作的形式和節奏是在音樂伴奏的基礎上發展的。而舞蹈的感人至深的力量就在于,它有被賦予深刻意義的、富有表現力的節奏,每一個動作和面部表情都帶有特別的情感的和“音調的”色彩。舞蹈藝術把活的人體的造型上升和提高到藝術上完美的程度。在舞蹈中,人體動作的形式和節奏的變換在情感上的豐富性和表現力同揭示人的形象的造型是結合在一起的。
舞蹈動作大部分來源于人的自然動作,也有一部分是對鳥獸動態的模擬,還有一部分是對自然景物的藝術概括。但隨著舞蹈的發展,舞蹈動作的模仿成分逐漸減少,表情成分漸逐增強,形成了各種各樣的表情動作。
作為舞蹈語言的動作,首先要求準確和整潔,即要求舞蹈者的動作鮮明突出地表現舞蹈形象和主題思想,舉手投足都要求達意,把目的交代清楚,同時在動作進行中顯出條理性。其次,要求從動作的連續和人物情緒的貫穿中創造有思想有內容的舞蹈形象。動作有連續性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有機體,但又必須貫穿以飽滿的情緒,才能給人美的感受。
上一篇:文藝審美分類創造·舞蹈構圖
下一篇:中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