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何(hé)
21 何(hé)
【尋根溯源】
何姓姓氏主要有三種來源。一是出自姬姓,為周文王的后代。黃帝是少典的兒子,本姓公孫,因居于姬水邊,故改成姬姓,其后裔后稷被周王室封為始祖。戰國時,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的后代建立的韓國被秦國滅亡,其子孫避難逃到江淮一帶,在河邊擺渡為生。秦朝官兵搜捕韓國后裔,這些人受到盤查,緊急時,指河為姓,逃過劫難,后改河為何。二是唐代的“昭武九姓”中有何姓。隋唐時,西域阿姆河、錫爾河流域各氏族統稱“昭武九姓”,即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尋和戊地。三是出自賜姓。
【變遷分布】
漢晉時期,在今河南、安徽、山東、江西等地活動。西晉末期,何氏已經有遷居福建者,在廬江、東海、扶風、郫縣、陳郡等地形成何姓望族。當今在南方地區分布較多,其中以四川、廣東、湖南分布最為密集。
【名人薈萃】
何進:東漢大臣。南陽宛(今河南南陽)人。何皇后的異母兄,黃巾起義時拜為大將軍,率軍衛鎮京師,以功封慎侯,及靈帝崩,皇子辯即位,以主幼宮廷內外不安,進謀誅宦官,不密,反為所害。
何休:東漢著名學者。任城樊(今山東滋陽)人。何休為人質樸多智,精研六經,對六經造詣極深。作《春秋公羊傳解詁》12卷。又注《孝經》、《論語》等。另作《春秋漢議》13卷,以春秋大義,駁正漢朝政事600多條,“妙得公羊本意”。官至諫議大夫。
何景明:明代著名文學家。信陽(今屬河南省)人。進士,官至陜西提學副使。“前七子”之一,與李夢陽并稱文壇領袖。其詩取法漢唐,一些詩作頗有現實內容。有《大復集》。
何紹基:清代書法家、詩人、畫家。湖南道州(今道縣)人。進士,歷主山東濼源、長沙城南書院。通經史,精小學金石碑版。據《大戴記》考證《禮經》。書法初學顏真卿,又融漢魏而自成一家,尤長草書。
上一篇:百家姓《許(xǔ)》姓起源
下一篇:百家姓《呂(lǚ)》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