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龜年·訓鉅箴》原文注釋與譯文
甲子春,鉅子主道之寧遠簿①,將之官②,趨庭請益焉③,書十箴以警之。
引
官到任子④,荷國寵恩⑤。子不勝官⑥,為負其親。匪負其親⑦,乃負其君。汝若不負,當語汝云。
廉
人謂能廉,乃行之細⑧。細行不矜⑨,終為德累⑩。賜不受命(11),豐約必計(12)。竟墮貨殖(13),萬牛莫掣(14)。
寬
胸中泰然(15),大可容天。偪偪仄仄(16),一室如狺(17)。居寬有道,以仁治人。毋忿于頑(18),孰非吾仁。
公
用心而公,酸咸同功。以私間之,肺肝華戎(19)。汝觀平衡(20),金羽折衷(21)。低昂非我(22),何適不中。
正
萬斛之舟(23),系于一矴(24)。元氣不完,百脈皆病。《易》有吉兇(25),惟以貞勝(26)。萬邪莫干,孰不聽令。
仁
民國之本,仁人之根。其根不立,他何足言。不忍于人,斯仁之端(27)。不忍于己,人斯寡恩。
明
人貴乎明(28),不貴乎察(29)。汝職勾稽(30),細大必達。毋道泰山,瑣瑣毫末。所得幾何?卒陷深刻(31)。
勤
民生在勤(32),弗勤則匱(33)。自匱其身,猶事之細。仕而不勤,人必受敝(34)。勿謂簿書,徒勞人意。
敏
臨事貴敏,匪緩匪急(35)。緩則失幾(36),急則傷物。惟能明理,動則不括(37)。何以能明?惟學之力。
學
學優則仕,不學如瞽(38)。奚止面墻(39),將亂璞鼠(40)。惟學有益,豈云少補。汝儻知學(41),吾言皆助。
【注釋】
①主道之寧遠簿:即為道州寧遠主簿。主簿,官名,小于縣令,縣主簿主管各種簿目,漢以后歷朝皆有,直至清末。甲子年:宋嘉泰四年(1204)。
②之:前往。之官,即上任。
③趨庭:《論語·季氏》:“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趨,小步而行,表示恭敬。這是孔子教育他兒子孔鯉的故事。后因以“趨庭”為承受父親教導的代稱。請益:請求教益。
④任子:西漢時,二千石以上的官吏,任滿一定年限,可以保舉子弟一人為郎,稱任子。東漢沿襲不改。后世由父親當官而兒子由父任而得官的,也稱任子。這是一種特權。
⑤荷:受。
⑥勝官:勝任官職。
⑦匪:通“非”。
⑧細:小。
⑨矜(jin):慎重,顧惜。
⑩累:連累。
(11)賜:人名,姓端木,名賜,字子貢。春秋衛國人,孔子弟子。能言善辯,善經商,家累千金,所至之處和王侯貴族分庭抗禮。嘗任魯、衛相。《論語·先進》:“賜不受命而貨殖焉。”
(12)豐約:豐富和儉約,這里指價錢多少。
(13)貨殖:經商。囤積財貨以營利。《論語·先進》:“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14)掣(che):牽引,拉,拽。
(15)泰然:坦然,安寧。
(16)偪偪(bi)仄仄:迫近,密集貌。
(17)狺(yin):狗叫聲。
(18)忿(fen)疾:憤怒怨恨。頑:愚妄。《書·君陳》:“爾無忿疾于頑,無求備于一夫。”
(19)華:華夏。戎:古族名。殷周有鬼戎、西戎等。這里指外國。
(20)平衡:衡器兩端承受的重量相等。
(21)折衷:猶言取正,無所偏頗,用為判斷事物的準則。
(22)低昂:起伏,升降。
(23)斛(hu):容量單位,古代以十斗為一斛。
(24)矴(ding):船停泊時沉入水中以穩定船身的石塊,用處如后來的錨。
(25)《易》,即《易經》,亦稱《周易》。這里指《周易》中的卦。
(26)貞:正。
(27)斯:則,乃。端:端緒,萌芽。《孟子·公孫丑上》:“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28)明:精明,明智。
(29)察:苛求。《呂氏春秋》:“處大官者,不欲小察。”
(30)勾稽:考核文書簿籍。
(31)深刻:苛刻嚴峻。
(32)民生:人生。
(33)弗:不。匱(kui):匱乏,缺乏,貧窮。
(34)敝(bi):困,敗。
(35)匪:通“非”。
(36)幾:機會。
(37)動則不括:《易·系辭下》:“動而不括,是以出而有獲。”高亨注:“動而不括,謂其行通而無阻也。”括,阻塞。
(38)奚(xi):何。面墻:《書·周官》:“不學面墻。”孔傳:“人而不學,其猶正墻面而立。”謂不學的人如面對著墻,一無所見。后即以“面墻”比喻不學。
(40)璞鼠:璞,死鼠,干鼠。《尹文子·大道下》:“鄭人謂玉未理者為璞,周人謂鼠未臘者為璞。周人懷璞謂鄭賈曰:‘欲買璞乎?’鄭賈曰:‘欲之。’出其璞視之,乃鼠也,因謝不取。”將亂璞鼠,意謂分不清璞玉和老鼠。
(41)儻(tang):倘或。
【譯文】
嘉泰五年春,兒子彭鉅到寧遠縣當主簿,將要上任,到父親跟前請求教益,寫十箴來警戒他。
引
我的官做到可以任子,蒙受了國家的恩寵。兒子不勝任官職,是辜負了父親。不但辜負了父親,也就是辜負了皇上。你要是不辜負,應當對你說些話。
廉
人家說能廉潔,是個小品行。小品行不謹慎,最終會連累大道德。端木賜去經商,大小數目都計較。竟然墮落成商人,一萬條牛也拉不住。
寬
胸中坦然,大可裝下天。心胸狹隘,在一間屋里也像有狗叫。要胸寬有辦法,用仁愛的心去管理別人。對愚妄的人不要憤怒怨恨,哪里沒有我仁愛的心呢?
公
用心公道,無論用什么辦法,都能收到同樣的功效。如果雜有私心,肺和肝也要變成敵國。你看那秤,對金屬和羽毛也能正確衡量。秤的升降起伏不是因為我,怎么做能不合適呢?
正
裝著萬石糧食的船,穩定在一塊石頭上。元氣不飽滿,各種脈博都有病。《易》里頭有吉有兇,只有正才能取勝。各種邪惡都與我無關,誰不聽從命令?
仁
人民是國家的根本,仁愛是人的根本。根本沒有立起來,別的還有什么值得說。對人有不忍加惡之心,這就是仁的萌芽。對自己有不忍加惡之心,人就缺少恩惠了。
明
人可貴的是明智,不貴于苛察。你的職責是考核文書簿籍,大數小數都要清楚。不要說泰山那樣的大事,也是區區小事。如果苛察,你所得有多少,終于陷入苛刻嚴峻。
勤
人生在于勤勞,不勤勞就要物資缺乏。自己物資缺乏,還是小事。當官的卻不勤勞,人家就要遭殃。不要說管理簿書,白白費人心思。
敏
臨事貴敏捷,不要緩慢也不要著急。緩慢就會失去機會,著急就會傷人。只有能明白道理,行動才能通行無阻。怎樣能明白事理?只有努力學習。
學
學習優秀則當官,不學就像瞎子。何止一無所見,將分不清璞玉和老鼠。只有學習才有益處,豈能說只有小小的補益?你如果知道學習,我的話對你都有幫助。
上一篇:《張載·西銘》原文注釋與譯文
下一篇:《戴良·諫官箴并序》原文注釋與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