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勤勞的云兒把湘西鳳凰城清洗得干干凈凈。
吃罷早餐,從駐地走出來,沿著彎彎曲曲、濕漉漉的青石板路前行,深深地被眼前的吊腳樓,古樸的小巷、充滿傳奇色彩的老宅和各具特色的店鋪所感染。
走出這條小巷,來到城墻根兒,凝望著那高高的城樓,我沒有繼續往前走,坐在一家店鋪前的長凳子上小憩。眼前不斷有拿著草編蟈蟈兒的游客走過。
熟悉的葫蘆絲吹奏聲兒由遠而近,又看到了那個苗族阿哥右肩挎著幾十個葫蘆絲,邊吹邊走,在我們面前稍稍停留后,又帶著優美動聽的曲子朝城門那邊兒走去。
幾位挎著籃子,身穿苗族服裝的阿姐沿路賣著毽子和銀飾品,她們從不吆喝,只是慢慢地走著,遇到人們招呼才過去。
忽然,帶著童音的叫賣聲兒不斷傳來,這是我在鳳凰城聽到唯一的叫賣聲兒,聲音是那樣的獨特新穎,就像磁鐵吸引著人們。
“買一個吧,我自己編的。”我循著叫賣聲兒望去,只見一個身材矮小的女孩兒正在賣草編蟈蟈兒。
望著在人流中時隱時現的小女孩兒,我又好奇,又納悶兒,她正是上小學的年齡,今天不是休息日,為何不去上學呢?
心里這樣想著,情不自禁的招呼她過來。
小女孩兒來到我的面前,聰穎的她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還沒等我說話,馬上自我介紹說:“我今年十八了,已經初中畢業,還沒找到合適的工作。”說完這句話,她又拿起手里的蟈蟈兒讓我看,說道:“阿哥你看看,這是我用棕樹葉子編的,一塊錢一個。”她這么一說,我才知道,這些蟈蟈兒不是草編的。
我馬上拿出五塊錢給她,她讓我自己挑選。其實,我并不想買她的蟈蟈兒,只想幫助她一點兒。我對她說:“我就不要蟈蟈兒了,路上帶著不方便。”她說:“阿哥,我從不要別人白給的錢,你要是不要,那我把錢還給你吧。”說著,她就用濕漉漉的手,從衣兜兒掏出了錢。我一看,趕緊說:“那我就挑一個吧,把它帶到北京去。”
買了蟈蟈兒后,我問她:“能給你照幾張相嗎?”“可以的,我喜歡照相,阿哥一定照得不錯吧。”剛給她照了幾張相,就有好幾個游客圍過來,買她的蟈蟈兒。
這時,我不由得仔細觀察她,她的個頭兒也就一米多,腳穿紅色的雨靴,頭上戴著橘黃色的發箍,圓圓的臉蛋兒掛著甜美的微笑。左胳膊挎著綠色小塑料桶,里面有很多手編蟈蟈兒。右胳膊窩著折疊雨傘,右手拿著一大把編的蟈蟈兒,每個蟈蟈兒都用葉條系著,蟈蟈兒的雙眼是用紅線繩做的,這些蟈蟈兒就好像是從一個模子里蹦出來的。
我仔細端詳著手里那棕樹葉子編的蟈蟈兒,不由得想起以前見到的蟈蟈兒。我上中學時,在生物實驗室見過蟈蟈模型。在科教片里也見過蟈蟈兒。我喜歡蟈蟈兒,它不僅吃蔬菜葉子,還吃螞蚱和蒼蠅這些害蟲。我對手里的蟈蟈兒愛不釋手,只見這蟈蟈兒的頭上長著長長的觸角,眼睛紅紅的,那身段、翅膀、胖胖的肚子和粗壯的后腿兒編的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如果不是用葉條系著它讓我拿著,真擔心它會猛然間一下子蹦得無影無蹤。
我看不出這個蟈蟈兒是如何編的,也想象不出先從哪里開頭兒,又從哪里收尾。
忽然,“買一個吧,我自己編的。”那悅耳的叫賣聲又從城墻上傳來,在人們的不經意間,小阿妹不知何時已經登上了城墻,一些游人正朝著她走去。
路過城門洞兒,看到了好幾個乞討的,有半趴在地上的,有躺在木板上的,也有跪在地上的。在他們身旁都放著罐頭盒兒或小鋁盆兒,里面有些零碎的錢幣。忽然,又看到那個穿戴整潔,年齡在20歲左右,背著背包,跪在地上的女孩兒,她面前的地上仍然鋪著一張已經臟了的紙,上面還是那幾個字:“求五元飯錢。”記得剛到鳳凰城就見過她,給了她五塊錢。我走到她跟前時問道:“姑娘,飯錢還沒湊夠呢?”她沉默了,沒有回答我,也沒有抬頭看我。我一路還在想,這個女孩兒,不缺胳膊短腿兒的,干什么不行,為什么要放棄尊嚴,跪在地上乞討呢?再想想那個可愛的小阿妹,不由得對她肅然起敬。
朋友,當你有機會去鳳凰城,很有可能會遇到那個小阿妹,聽到那獨特而又清脆的叫賣聲。
上一篇:《凝視》冬陽散文賞析
下一篇:《叩問吳哥》梁奕散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