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非理性主義哲學流派之一。唯意志主義作為系統的哲學理論產生于19世紀上半葉的德國,這是德國從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的時期。唯意志主義在德國影響最大,在法、英和北歐一些國家也有流傳。創始人是德國的叔本華,尼采繼承叔本華建立了他的權力意志論和超人哲學。
叔本華是德國哲學家,早年曾在哥廷根和柏林攻讀哲學、自然科學和梵文典籍,深受柏拉圖、康德和佛教哲學的影響而蔑視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的哲學。他在柏林大學教授哲學時曾激烈抨擊黑格爾的理性主義和辯證法。著有《世界之為意志和表象》、《論自然意志》、《倫理學的兩個根本問題》。尼采也是德國哲學家,法西斯主義的思想先驅。早年學習神學和古典語言學。曾任巴塞爾大學古典語言學教授。尼采的著作大多以文藝體裁寫成。主要有《悲劇的起源》、《人性的、太人性的》、《札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善惡的彼岸》、《道德體系論》、《權力意志》、和自傳性著作《瞧!這個人》等。
唯意志主義認為,世界的本質、本原既不是物質,也不是感覺經驗或理性概念,而是意志。意志作為一種無意識的盲目的欲望、本能,是“自主的”神秘的生活力。它構成世界的物自體,世界的內在內容。世界萬物則是它的表象、表現,是它的客觀化。叔本華由此出發解釋人的本質、人的生理以及各種自然現象,把它們看成是由意志派生、受意志決定的。尼采繼承叔本華但又進一步認為,以“生存意志”為萬物本原是不夠的,重要的是“權力意志”,世界就是權力意志的表現。生存意志或權力意志通過不同等級表現為世界萬物。唯意志主義否定科學,否定理性。它認為只有意志是真實的,本質的。人的理性與意志相比只是從屬的、有條件的、被產生的,它只是人的本質的單純的偶然性。在唯意志主義看來,感覺和概念都是不可靠的,它們只能是意志的工具。為了把握實在,只有借助本能沖動,借助神秘的直覺。與生存意志論相一致,叔本華提出了一種關于歷史與人生的悲劇命定論。他宣稱,這個世界是一個充滿了生存斗爭的罪惡世界,求生的意志是一切悲苦和罪惡的根源。他提出的解脫方法是禁欲與“涅槃”,完全棄絕意志。尼采強調權力意志之爭構成了整個宇宙的歷史過程。社會也是權力意志的產物。社會中各個人的權力意志的質和量不等,因此人生來就不平等。尼采從權力意志論出發鼓吹“超人哲學”,宣揚強權、暴力和“超人”創造歷史。他激烈抨擊自由資本主義思想體系中的理性主義和人道主義原則,鼓吹反動的種族主義,宣揚用軍國主義復興人類。唯意志主義是資產階級對抗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思想工具之一。唯意志主義對后來西方哲學中的生命哲學、存在主義都有重大影響。尼采的權力意志論與超人哲學后來被德、意法西斯主義利用,成為他們的重要思想武器。
上一篇:唯心史觀的破產
下一篇: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