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之锜·湯子四戒》原文注釋與譯文
一戒鄙夫之患得患失②,一戒鄉原之同流合污③,一戒楚狂、沮、溺果于忘世④,一戒自暴自棄怠緩失時。
【注釋】
①此文選自潘天成《鐵廬集》卷一。
②鄙夫:庸俗鄙陋的人。
③鄉原:原通“愿”。指鄉里中偽善欺世的人。《論語·陽貨》:“鄉原,德之賊也。”《孟子·盡心下》:“萬子曰:‘一鄉皆稱原人焉,無所往而不為原人,孔子以為德之賊,何哉?’曰:‘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
④楚狂:指接輿。春秋時隱士,楚國人,“躬耕以食”,佯狂不仕。《論語·微子》記載他曾諷刺孔子:“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避之,不得與之言。”沮:長沮。溺:桀溺。春秋時的兩個隱士,隱居不仕,從事耕作。《論語·微子》:“長沮、桀溺耦而耕,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于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避人之士也,豈若從避世之士哉?’耰而不輟。”果:竟然,終于。
【譯文】
一戒像庸俗鄙陋的人那樣患得患失,二戒像鄉里偽善欺世的人那樣同流合污,三戒像楚狂接輿和長沮、桀溺那樣竟然忘世,四戒自暴自棄,懈怠拖拉失去時機。
上一篇:君子修身養德箴言《田錫·求名箴》原文注釋與譯文
下一篇:《楊杰·清白堂銘》原文注釋與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