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50年代編寫的一本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教科書。由蘇聯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集體編寫,康士坦丁諾夫主編。蘇聯國家政治書籍出版局1951年出版,1954年再版。1954年由劉磊等譯成中文,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歷史唯物主義》全書共十二章,四十多萬字。第一章是總論,講歷史唯物主義的性質和對象,歷史唯物主義的產生是哲學發展中的一次革命。第二——四章,講社會發展的根源,生產方式在社會發展中的決定作用。第五——九章,講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的發展動力,革命的本質,人民群眾和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第十章,講社會意識形態,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意識在蘇維埃社會主義發展中的作用。第十一——十二章,講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動力,從社會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的規律。
《歷史唯物主義》一書于1951年印發第一版,發行二十萬冊。1954年綜合各大學哲學工作者討論意見,修改再版。第二版的《歷史唯物主義》,在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教材科學化、系統化的道路上前進了一大步,為青年學生、理論工作者提供一本較完整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該書不僅對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作了較系統的敘述,而且結合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實際,對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動力和規律進行了論述,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本書出版后,不僅在蘇聯國內受到歡迎,而且東歐一些國家先后翻譯出版,用作大學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但是,書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講蘇聯的實踐比較多,講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有些不足;把社會主義社會的動力歸結為精神上政治上的一致,夸大了上層建筑的作用;等等。
上一篇:康斯坦丁諾夫
下一篇:康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