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戲劇《高文秀》鑒賞
《黑旋風》又名《雙獻功》,或作《雙獻頭》,全名《黑旋風雙獻功》。主要寫梁山泊英雄李逵從牢里救出孔目孫華,殺死侍勢勾引孫孔目之妻并置孫于死地的白衙內及淫婦郭念兒的故事。
此劇在寫李逵時能把“相貌丑” 和“心里善”結合起來,把他“裝呆”和“施智”結合起來,給人以生動親切之感。孫孔目要去泰安燒第三年還愿香,因“泰安神州謊子極多,哨子極廣” ,安全沒有保障,到梁山泊欲找一護臂同往。李逵自告奮勇,護送孫孔目燒香。孫孔目一見他便吃驚道: “是人也那是鬼” ,李逵的外形丑惡被這一語驚嚇完全道盡了。宋江是最了解李逵的,叫孫孔目 “莫驚莫怕” ,“這人相貌雖惡,心是善的。”李逵對孫孔目的話也不計較,向孫孔目插手施禮,孫孔目被他的碑亭身、莽壯聲、黑鼻凹、腌臜襖嚇得“一個癡掙” 、“膽戰心驚” ,李逵不以為怪,反而有些得意。為了防止意外,宋江要求他改名換姓,他自改名叫王重義; 宋江要求他打扮做莊家后生,去泰安神州 “休與人廝丟廝打” ,不要“做那打家截道殺人放火的勾當” ,他滿口答應,寫下文書,賭頭為誓; 即使挨打挨罵挨唾,也要“吞聲忍氣,匿跡潛形” ,不和人賽輸贏、比本領,氈帽遮眼,粗布縛腿,一心一意伏侍孫孔目,不許惡少糾纏“大嫂” ,保護孫孔目平安回家。
李逵是個“粗”人,但也不乏細致之處。他第一次看見孫孔目之妻郭念兒,便問孫孔目: “這嫂嫂敢不和哥哥是兒女夫妻么?” 因為他發現郭念兒說話時“丟眉弄色” ,走路時“鞋弓襪窄” ,打扮得花枝招展。他的眼力連孫孔目都不能不感到佩服,說他“眼毒” 。李逵和孫孔目把郭念兒安排在客店,要去泰安神州占房子。郭念兒其實早已和白赤交白衙內私相約會,現在卻故意裝出不愿離開孫孔目的樣子。李逵對此很不滿意,說: “哦,這個嫂嫂,你直這般割舍不得那” ,扯了孔目便走。他這樣做不是不盡情理,而是對郭念兒的假作態反感。
事情正出在郭念兒身上。孫孔目占了房子回到客店,郭念兒已經被白衙內拐得無影無蹤。李逵因和孫孔目失散,一個人沿路觀賞春天美景,被一對“喬男女”疊騎著馬撞了他一腳。他要去趕,那男的趁人多溜過,李逵也未追究此人是誰。正在這時,碰見尋找妻子的孫孔目,煩惱哽咽。他一時性起拳打店小二; 轉念又想起剛才撞他的“喬男女” 。他從店小二口中得知,那男的“便是權豪勢要白衙內”,郭念兒念曲為號,同他相約私奔。李逵一個人,赤手空拳,前去捉拿白衙內和郭念兒。孫孔目去告狀,誤入白衙門,告了個“關門狀” ,被白衙內上了枷下在死囚牢里; 李逵只好又來設法營救孫孔目。
李逵營救孔目出牢是寫得最好的一折戲。李逵表面上呆呆癡癡,實際上卻在使謀用智。他打扮成莊家呆后生,提著飯罐兒,到了牢門首,不拽牽鈴索,而是拾起個半頭磚敲門,這一粗暴的舉動暗藏著極精細的用心: 以免被人識被他是個假裝的莊家后生; 他很熟悉地向牢子講述莊家人“打水澆畦” 、“壓耙扶犁” 、“打柴刈葦” 、“織履編席” 、“倒杼翻機” 的辛苦生活及其“忒老實” 、“不謊詐” 、“不虛脾” 的良好品質,取得牢子的信任; 他以孫孔目的弟弟身份送飯,但又自稱姓王,引起牢子懷疑。他卻能自園其說,解釋道:孫孔目隨官人下鄉勸農住在他家,認他娘為姑姑,他便成了孫孔目的認義弟弟。牢子聽后,疑心打消,更加相信,比妄稱孫孔目親兄弟更使牢子感到入情入理。并且因為是認的兄弟,更不以為意,放松警惕。牢子向他勒索“油燈錢苦惱錢” ,他以莊家人貧窮無錢而不給,但又說剛才丟掉了老娘給他做盤纏的一貫錢。牢子要替他去找,他趁機先入牢門。他在和牢子糾纏中一點兒也不動氣,嘻笑惡罵,真真假假,使牢子拿他沒法,只好領路入牢。他一邊走一邊仔細觀察路徑,哪邊墻低哪邊墻高、哪坨兒門不閉、哪坨得空便、哪坨兒無尋覓,都一一牢記于心。他給孔目送的是羊肉泡飯,孔目無心去吃,他自己香噴噴地吃了起來。牢子看得眼饞,喊著要吃,李逵把事先準備好的蒙汗藥放進飯里,牢子吃后便麻倒。李逵先解救了孔目,教他去上梁山找宋江; 又把滿牢里的犯人一齊放出,讓其各自逃生。他又打扮成給白衙內送酒的祗候,先殺了給白衙內看菜的郭念兒,接著又殺了白衙內。他殺白衙內時,白衙內已喝醉,他不愿“不明不暗”地殺人,用涼酒把白衙內噴醒后殺死。又扯下白衙內一塊衣服蘸著白衙內腔子里的血在白粉壁上寫道: “是宋江手下第十三個頭領黑旋風李逵殺了這白衙內來。”寫畢,提著兩顆頭去宋江前獻功,受到宋江的表彰。
李逵搭救白衙內使了不少智謀,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功;但他外表上卻顯得呆頭呆腦,使牢子失去戒備之心,結果中了他的計策。李逵的言語、動作顯得很“粗魯” ,但他在施計過程中卻非常“細致” ,毫不馬虎。如果說作者寫營救孫孔目,殺死白衙內、郭念兒時把李逵的“呆”和“智” 、 “粗”和“細”表現得水乳交融,那么,作者在寫李逵做事動機時則把“丑”和“美”很好地結合了起來。李逵面相惡,氣味臭,可是心靈美。他主動要求保護孫孔目,一方面出于義氣,另方面也為的趁機去泰安神州顯示一下梁山好漢的威風,所以一上場就喊著要“和那合死的官軍拚”;他聽從宋江的命令打扮成莊家后生,也為的是“著那捕盜官軍摸不著我影”。他去牢中營救孫孔目時,充滿了對這個無辜受害者的同情:“閣不住兩眼的恓惶淚,俺哥哥含冤負屈有誰知,兀的不斷送在高墻厚壁矮門內”,他對官衙殘害無辜,“把平人下在死田地”極為不滿; “俺哥哥又不是打家截道的殺人賊,倒賠了個如花似玉的好嬌妻” ,三朝五日, “忍鋨耽饑” , “不曾嘗著水米” 。他對白衙內倚勢仗權奪人妻子、置人死地充滿仇恨: “打這廝,損別人,安自己”,“那一個濫如貓,這一個淫似狗” ;“潑無徒更和著浪包婁” ,“貪花戀酒” ,這個“不識羞” ,那個“賊禽獸” ,“送得俺哥哥牢內囚”,夢想著做夫妻白頭,最后卻落了個“親身作業親身受” ,被“俺兩板斧劈下了頭” 。
正因為作者把李逵的貌“惡” 心 “善” 、外 “呆” 內“智” 、表“粗” 里“細” 表現得天衣無縫,所以李逵這個人物給人留下了真實生動、可親可愛的深刻印象。
上一篇:元戲劇《馬致遠·半夜雷轟薦福碑》鑒賞
下一篇:元戲劇《馬致遠·西華山陳摶高臥》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