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宋玉
【原文】: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為人體貌閑麗,口多微辭,又性好色,愿王勿與出入后宮。”
王以登徒子之言問宋玉。
玉曰:“體貌閑麗,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辭,所學(xué)于師也;至于好色,臣無有也。”
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說乎?有說則止,無說則退。”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墻窺臣三年,至今未許也。登徒子則不然:其妻蓬頭攣(lián)耳,(yàn)唇歷齒,旁行踽僂(jǔ lóu),又疥且痔,登徒子悅之,使有五子。王熟察之,誰為好色者矣?”
是時,秦章華大夫在側(cè),因進(jìn)而稱曰:“今夫宋玉盛稱鄰之女,以為美色。愚亂之邪臣,自以為守德,謂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窮巷之妾,焉足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
王曰:“試為寡人說之。”
大夫曰:“唯唯。臣少曾遠(yuǎn)游,周覽九土,足歷五都,出咸陽,熙邯鄲,從容鄭、衛(wèi)、溱、洧之間。是時向春之末,迎夏之陽,鸧鹒喈喈,群女出桑。此郊之妹,華色含光,體美容冶,不待飾裝。臣觀其麗者,因稱詩曰:‘遵大路兮攬子袪,贈以芳花辭甚妙。’于是處子怳(huǎng)若有望而不來,忽若有來而不見。意密體疏,俯仰異觀;含喜微笑,竊視流眄(miǎn)。復(fù)稱詩曰:‘寤春風(fēng)兮發(fā)鮮榮,潔齋俟兮惠音聲,贈我如此兮不如無生。’因遷延而辭避。蓋徒以微詞相感動,精神相依憑;目欲其顏,心顧其義,揚(yáng)詩守禮,終不過差,故足稱也。”
于是楚王稱善,宋玉遂不退。
【譯文】:
大夫登徒子陪從在楚襄王的身旁,說宋玉的壞話:“宋玉為人身材容貌都文雅俊美,嘴里會說好多婉轉(zhuǎn)巧妙的話,加上本性喜歡女色,希望大王不要帶他在后宮出出進(jìn)進(jìn)。”
襄王拿登徒子的這些話來問宋玉。
宋玉說:“身材容貌文雅閑麗,是從上天那里接受的,嘴里能說婉轉(zhuǎn)巧妙的話,是從老師那里學(xué)來的,至于喜歡女色,我是沒有的。”
襄王說:“你不喜歡女色,也有什么理由嗎?有理由就留在這說一說,沒有理由可說就退下去。”
宋玉說:“天下的美女,沒有誰能比得上楚國的女子漂亮,楚國的美女沒有誰比得上我家鄉(xiāng)的女子漂亮,我家鄉(xiāng)的美女又沒有誰能比得上我東鄰的女子漂亮。東鄰的女子,增加一分高度就顯得太長,減去一分高度就顯得太短,搽上粉就顯得太白,敷上胭脂就顯得太紅;她的眉毛像翡翠鳥的青黑色羽毛,皮膚像雪一樣晶瑩潔白,牙齒像含在口中的貝殼一樣雪白整齊;微微一笑,惑亂了陽城的公子哥,癡迷了下蔡的貴族子弟。但是這個女子登上墻頭偷偷看了我三年,一直到今天我未答應(yīng)她的要求。登徒子卻不是這樣:他的妻子頭發(fā)蓬亂,長著一雙卷曲不能伸開的耳朵,嘴唇包不住疏疏落落的牙齒,走路歪斜,彎腰駝背,既有疥瘡,又有痔瘡,而登徒子喜歡她,讓她生了五個孩子。大王請您仔細(xì)考慮一下這件事,究竟誰是好色的人呢?”
這時候,出使到楚國的秦國章華大夫也在楚王身邊,于是進(jìn)一步稱贊宋玉說:“現(xiàn)在宋玉極力夸贊他鄰居家的女子,我認(rèn)為的確是一位絕代的美人。我這個愚鈍邪僻的人,自認(rèn)為能夠注重品德,現(xiàn)在看來是比不上他了。但是楚國南方冷僻小巷中的女子,哪里值得向大王來稱道呢!像我這樣見識淺陋的人,眼中所看見的美女,還不敢向您講呢。”
楚襄王說:“請你為我說說這些美女吧。”
章華大夫說:“是是。我年輕的時候曾外出漫游,遍游了全國,足跡到過五方都會,從秦國的都城咸陽出發(fā),游玩了趙國的都城邯鄲,又在鄭國和衛(wèi)國,溱水和洧水邊逗留。這時正逢春末夏初的時光,黃鸝鳥鳴聲喈喈和諧悅耳,姑娘們成群結(jié)隊出來采桑。這一帶郊野的美女,姿容美麗肌膚含蘊(yùn)光澤,體態(tài)美好容貌艷麗,不必專門修飾打扮。我看見這些美女,于是朗誦了一首詩道:‘沿著大路走呵與你相逢,拉住你的衣袖呵欲與你同歸;折一支香草的花朵贈給你,再加上美妙的言詞。’這時,姑娘們恍恍忽忽有所希望而不敢前來,心蕩神搖來了又不敢相見。情意濃密而形跡疏遠(yuǎn),低頭抬頭表現(xiàn)各不相同,眼含喜色面帶微笑,偷偷一看,眼波流動。那女子也朗誦詩道:‘樹木因春風(fēng)吹拂而蘇醒,開出鮮艷的花朵,整潔莊重地等待你贈與好消息。贈給我這樣好的花和詩,就是死去也值得。’于是慢慢地告辭離開。因為只是用動聽的言詞互相傾訴情愫,在感情上相互愛戀;眼睛很愛看她那美麗的容顏,但心中卻牢記著道德的觀念,雖然朗誦的是愛情詩但恪守的卻是禮義道德,始終沒有什么越軌的行動。所以是值得稱贊的。”
這時襄王稱贊說得對,宋玉于是就不再退下。
【評介】:
劉勰在《文心雕龍·諧隱第十五》中說:“楚襄宴集,而宋玉賦好色,意在微諷,有足觀者。”《文選》李善注也說:“此賦假以為辭,諷于淫也。”這些見解是不錯的。宋玉作《登徒子好色賦》的目的是諷刺楚襄王的淫樂無度。
登徒子曾向楚襄王告發(fā)宋玉好色,襄王以此問宋玉。宋玉利用登徒子當(dāng)時不在場的有利條件,采用顛倒黑白的詭辯論的方法為自己辯解。他首先夸耀自己如何貞潔,他東鄰之女具有絕代姿容,“窺臣三年,至今未許”,意即自己不為女色所動;進(jìn)而宣揚(yáng)登徒子其妻奇丑無比,“而登徒子悅之,使有五子”。兩相對比,一個是身邊有美女而毫不動情,一個是身邊有丑妻而使有五子,誰為好色,不言自明。宋玉的清白已是無庸置疑。應(yīng)該說宋玉使用的這一對比手法,已使登徒子蒙受了好色的不白之冤。但事情到此并未結(jié)束。宋玉為自己申辯時,恰好秦章華大夫在場,由于他的一通議論,就使登徒子好色成了一樁鐵案。
章華大夫首先感慨自己雖然一向認(rèn)為“守德”,但現(xiàn)在看來遠(yuǎn)不如宋玉,“自以為守德,謂不如彼矣”。“我不如宋玉”,這是一個大前提。然后章華大夫用鋪陳的手法描述自己見多識廣,所見美女既好且多,遠(yuǎn)非宋玉可比。章華大夫“周覽九土,足歷五都”,所見女子“華色含光,體美容冶,不待飾裝”,而自己卻能顧義守禮。通過這一反襯,不僅說明章華大夫不好色,而他自嘆不如的宋玉不好色的美名也就更加突出了。當(dāng)然,章華大夫在這里使用的仍然是以虛假條件為前提的詭辯論。作者選擇章華大夫為自己做旁證,是很有心計的。章華大夫原籍楚國,后到秦國做官,現(xiàn)在出使到楚國,這一特殊身份,對于宋玉贏得這場論辯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祖于楚而仕于秦,使他能夠?qū)⒊透鲊氖虑樽鰧Ρ龋黾恿苏勗挼恼f服力;出使楚國,使他有機(jī)會擺出一付客觀的態(tài)度發(fā)表意見,進(jìn)而從談話的客觀性中收到可信性的效果。難怪楚襄王聽了章華大夫的話以后高興地“稱善”,并且做出了宋玉“不退”的決定。
從宋玉使登徒子蒙受“好色”之冤這一事實,說明一個人的思想方法是多么重要。如果看問題主觀片面,不能透過現(xiàn)象抓住本質(zhì),那就容易被那些“攻其一點或數(shù)點,盡量夸大,不及其余”的詭辯論者迷惑利用。
一般認(rèn)為,賦是從《詩經(jīng)》六義中的“賦”演化而來,它具有“鋪采摛文,體物寫志”的特點。本文中鋪寫東鄰之女的美色:“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這種鋪陳夸張和極力渲染的寫法,早在《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中就已出現(xiàn),詩中描寫美人的姿容:“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lǐng)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宋玉賦中描寫東鄰之女的段落,得益于此可見一斑。
這篇賦不僅鋪敘上有獨到之處,而且人物形象鮮明突出。宋玉的巧言善辯,楚襄王的昏聵無能,章華大夫的奉迎圓滑,均歷歷在目,充分顯示了宋玉文學(xué)技巧上的成熟。
上一篇:曹丕《登臺賦并序》原文、譯文、賞析
下一篇:王粲《登樓賦》原文、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