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是不是都在藏?藏缺點,藏短處,藏憂傷,藏苦痛,藏自己的短板……可總有一些是藏不住的。
有一位文友,發了一個鏈接給我,是一位殘疾詩人的作品。這位殘疾詩人的作品,是舊體詩,我原來也看過,在我經常投稿的一家網絡平臺上。說實話,我非常敬佩他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我也會寫一些舊體詩詞。雖然起步晚,但從一開始我就按格律檢測的標準要求自己,規范地去寫每一首作品。所以看別人的作品,不由自主地,也會用這種規范標準去看待。看到不太規范的作品,都不會去仔細閱讀。但我還是把鏈接轉發朋友圈了,是因為他的精神感動人,而且用心寫的文字也會打動人心,有一種人格魅力超出“格律”之外了。我對文友說,鏈接已轉發朋友圈了,但閱讀和點贊的人并不多。他馬上回道,這是一種品格的缺失。我說,不對吧,您這是一種道德綁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況且文字和是否殘疾也沒關系,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強加于人。然后辯論,然后……心情就不好了。
因為我在藏自己心里的痛??吹綒埣踩说淖盅?,我會想到大弟,想到他失明的右眼。他的眼睛是因為車禍造成的。診斷書上的文字叫人心顫:右眼球破裂鼻梁斷裂塌陷,上頜骨粉碎性骨折,肺挫傷……每一個字都是滴血的疼。從此他那耷拉下的右眼,再也撐不起雙眼皮的重,再也看不見光亮。肇事方全責,但至今官司還沒結束,還沒有得到對方的任何賠償。在重癥監護室,肇事方沒有露面,住院期間,他們也沒有露面,至今,連一句暖人心的話都沒有說過,冷漠得叫人心寒。只有各種推脫,逃避,耍賴。外加使盡各種心機招數,轉移,蒙蔽,躲藏……在不知道的人面前我從不會提及這件事,你的痛不相關的人沒必要為你分擔。相反,如果像祥林嫂那樣,那得到的就不是同情,只能是反感了。誰沒有生活的艱辛?但不必要都展示給大家看,適當的藏也是對自己和別人的尊重。戲臺上的生、旦、凈、末、丑,每個角色都帶著自己的面具,演繹著藏在面具背后的人生。面具不是偽裝,只是一種身份的定位,這樣每個角色才能唱出各自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喜怒哀樂,才能匯演出一場精彩紛呈的大戲。而生活是我們人生的舞臺,是真實的、沒有排練的演繹,也要求每個人都要找準自己的位置。
只有藏起不足和負能量,不讓一顆心負重,才能輕松前行,才能展露出靈魂的真善美,這樣的人生才是積極的。努力做好自己。對別人的看法過多的注意,會累,心過于敏感,會痛。最簡單的就像我們發在朋友圈中的照片,總是選自己滿意的。但有時你也會在別人的朋友圈里,不經意地發現自己尷尬的丑照,你不必費心費力地去揣度那些是善意惡意還是有意無意,因為那樣心會很累。
而我們的藏,是否也表露了內心深處的軟弱?因為不夠強大,渺小無力,才會害怕受傷害,才會過多地在意自己的榮辱得失?把一顆心磨礪得堅韌些,胸襟變得開闊些,目光放得長遠些,才能把弱小變成足夠的強大。如果能把藏在內心深處的煩惱苦痛都打包丟棄掉,那么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變得更淡定,更坦然,更從容,更輕松。大弟的官司,法律會有一個公正的宣判。
上一篇:《草莓》吳波散文賞析
下一篇:《蠶無語》呂游散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