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寶卷(節錄)》原文與賞析
元始賜寶品第五
夫卻說土地尋佛不見,往前所行,見一老公。土地問曰:“老公見佛否?“答曰:“無見。”土地問曰:“這是何處?公曰:“此是玉帝所居靈霄寶殿。”土地曰:“佛在天宮說法,我來尋佛,不知佛在何處?”公曰:“你往三清宮內問去。”土地曰:“三清宮在何處?”公用手一指。土地謝曰:“老公貴姓?”公曰:“金星是也。”上地辭別,逕到三清宮內,參見元始天尊。天尊一見,認的土地。“你是無極化身,如何到此?”土地答曰:“我來天宮尋佛,誤遇天尊。”天尊曰:“天宮最多,那里尋問。”土地悲泣身老年殘,千辛萬苦,尋佛不見。元始曰:“我和你貼骨尊親,源理一脈。我將如意與你作一拄杖,以為后念。你今回去,不可尋佛,靈山等佛去罷。”土地告辭,還歸舊路而去也。
土地尋佛不得見,
誤與元始賜寶回。
我佛上居兜率天,廣演大法慈悲寬。玄言句句如甘露,信授塵勞盡除躅,
土地尋佛到天宮,正遇太白李金星。問佛天宮說法處,金星一問指三清。
逕到三清問天尊,元始一見知原因。無極化身今到此,先天元氣貼骨親。
尋佛不見慟悲啼,身老年殘步難移。天尊賜與如意寶,手持拄杖舊路回。
元始賜寶拄杖,龍頭本是如意鉤,隨著土地,到處云游,戳了一戳,鬼怕神愁,敲了一上,音聲遍四洲。
拄杖非等閑,拿起走三千。
要問端得意,唱疊《落金錢》。
好一個如意鉤,是元始起根由。這個寶物誰參透?與土地做龍頭,龍頭。鬼怕神也愁。我的佛,拐杖一舉誰禁受!
老土地心喜歡。我今朝大有緣。我得元始寶一件,如意鉤妙多般,多般!下拄地,上拄天,我的佛,邪摩見了心寒戰!
南門開品第六
夫卻說,土地得了如意,還歸舊路。有到南天門緊閉。土地自思:“三清宮隨喜了,不曾進南天門,隨喜龍霄殿。”遙望門首許多天兵神將。土地向前與眾使禮。土地曰:“乞眾公方便,將門開放,我今隨喜。”眾神聞言,嚇一大驚。眾神大咤一聲:“你這老頭,斯不知貴賤,不曉高低!你在這里,還敢撒野。”土地曰:“我從無到此,隨喜何礙!”青龍神將走將過來掐著土地,連推待搡。眾罵老不省事,一齊擁推。上地怒惱,使動龍拐,望眾打去,眾將一躲,打在南天門上,將天門打開。天門開放,毫光普遍,六方振動。諸神忙齊奏上帝。
未從隨喜靈霄殿,土地打開南天門。
老土地,才得了,龍頭拐杖,心中喜,比旬寶,大不相同。
正走著,猛然間,抬頭觀看,遠望見,南天門,瑞氣騰騰。
三清宮,我隨喜,看了一遍。天宮境,世間人,難遇難逢。
靈霄殿,好景致,不曾隨喜。我看見,天門首,許多神兵。
你開放,南天門,隨喜游玩。眾神將,聽的說,嚇一失驚。
叫一聲,老頭子,你推無禮。推的推,搡的搡,罵不絕聲。
怒惱了,老土地,輪拐一打,打開了,南天門,振動天宮。
南天門開,神兵著忙,同啟奏玉皇:“一個老頭,生的顛狂,手拿拐杖,力大無量。天門打開,上圣仔細詳。”
土地好妙法,龍頭拐一拉。
打開南天門,聽唱耍娃娃。
老土地睜眼瞧南天門,影超超,霞光瑞氣祥光罩,乘鷺跨鳳空中舞,天仙玉女跨鷺鶴,神兵天將門前鬧。老土地上前使禮,開天門隨喜一遭。
老土地說一聲,眾天兵唬一驚,老頭不知名和姓,發白面皺年高大,老來說話不中聽。連推待搡往外送。輪拐打,天門開了,毫光放振動虛空。
神兵大戰品第七
夫卻說,眾神同奏玉帝:“有一白頭老公,不知何名,力大無窮,手拿龍頭拐杖,要開南天門,隨喜靈霄殿,眾神不從,推拉不動,使拐杖打來,眾皆躲避。一拐打在南天門上,將天門打開。緊奏上。”圣帝曰:“差眾神兵,左右天逢,率領天兵大將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同去圍住,拿將他來。”眾神排陣,一擁齊來,圍住土地,各使兵刃,踴躍前來。土地觀見,不慌不忙,一柄拐去,指東打西,遮前擋后。天兵雖多,不能前進,難得取勝。土地這拐使開,無有摭擋,萬將難敵,只打的個個著傷,頭破血流,天兵后退。
土地不知多大力!
天兵雖多實難敵。
土地廣有大神通,打開天門力無窮。
眾神一齊奏玉帝,到把玉帝唬一驚。
傳令忙把天兵點,為首左右二天蓬,
二十八宿跟隨定,九曜星官不消停,
天兵天將排陣勢,土地圍住正居中,
槍刀箭戟齊著力,望著土地下無情。
土地使動龍頭拐,橫來直去不透風。
天兵著傷難取勝,打的重了喪殘生。
土地呵呵笑,我把天宮鬧。神兵不能敵,聽唱雁兒落。
土地廣有大神通,龍頭拐杖有妙用,使動了這寶物,神變無窮。行在凡來又在圣,參不透,這寶物神鬼難明呀,舉起乾坤都晃動,有萬將也難敵,鬼怕神驚聞聽,天兵雖多難取勝,唬壞了大將軍,左右天蓬。天兵睜眼瞧一瞧,這個老頭也不弱。一個人一根拐,獨逞英豪因何來把天宮鬧?俺若還拿著你,定不輕饒,呀,無理難得討公道,這場禍,本無門,自惹自招。觀瞧,四下神兵都來到。你總然有手段,插翅難逃!
地金水泛品第八
夫卻說,天兵難敵眾將問曰:“老頭何名?”土地曰: “我是土地也。我來天宮尋佛,不知佛在那一天宮?”土地言罷,九曜星官上奏玉帝。玉帝聞知,忙傳敕令五方五帝,五斗神君,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率領八萬四千天兵天將,去把土地拿將他來。眾位天兵,圍住土地。土地觀看: “天兵無數,將我圍住。我今使個方法,戲他一戲。”土地曰:“眾兵多廣,一人難敵,我今去也。”往地里鉆去。眾天兵說:“走了他了!”九曜曰:“他是土地這地就是他的原形。”眾人刨地,掘自數尺,盡都是金。天兵歡喜。言還未畢,金化成水,漲涌漂泛。天兵著忙,各顯神通,水上游行。土地將水一抽,天兵跌倒水里。跑將起來,又是笑又是惱。這個老頭,神通不小。俄然水乾,天兵都在泥內。土地出現: “你可認的我么?”
土地生金金生水,
世人不解這神通。
老土地,鬧天宮,神通廣大。
天兵多,層疊疊,圍繞周遭。
按五方,五帝神,威風抖擻。
上天罡,下地煞,獨逞英豪。
領八萬,零四千,天兵天將。
一個個,齊吶喊,鬧鬧吵吵。
土地說,使個法,鉆到地內。
天兵說,齊下手,都把他刨。
刨數尺,土成金,個個歡喜。
忽然間,金化水,漲涌泛漂。
眾天兵,使神通,水上行走。
老土地,水一抽,神兵跌腳。
爬起來,又是笑,心中怒惱。
這老頭,有手段,蹊蹊蹺蹺。
猛然間,水盡無,都在泥內。
有土地,出現身,你可瞧瞧。
地金水泛廣神通,土地戰天兵。土能化金,金將水生。天兵天將,水上游行。將水一抽,都倒在泥中。
天兵使神威,都將土地追,
水上平跌腳,聽唱駐云飛。
天將天兵,個個猛烈抖威風。土地有妙用,天兵難取勝。佛,卻有大神通,變化無窮,通凡又通圣,獨自一個鬧天宮。
獨逞英豪,將身入地你是瞧。天兵呵呵笑,老頭到也妙。佛,一齊把地刨。金能生水,漲涌水勝茂,天兵水上平跌腳。
樹林火直起品第九
夫卻說,土地現出身來,眾兵圍住。天兵曰:“老頭子從你怎么變化,也走不了你。”土地曰: “我一個小小的法,我看你當架不起。”天兵曰:“有甚么法,使來俺看!”土地往地下撾了一把土,滿天一灑,眾天兵閉眼難睜,如沙石么情,痛如刀剜,甚疼難忍。土地笑曰:‘ “可知我的利害!”卻說那直神奏曰:若得取勝,問佛借兵。”玉帝準奏,劫命求佛。佛即遣差四大天王,八大金剛來戰土地。兩家對敵,三畫三夜。土地一怒,將拐使開,百步打人,拐拐不空。天王金剛,一齊后退。土地笑曰: “略你眾將,非吾對手。我再使個方法”土地曰:“極你不過,我今去也。眾兵后追。土地倒在地下,身化樹木,稠密深林。”天兵曰: “老頭子又變化了。這樹就是他的原身。咎可伐樹”無數天兵,齊動刀斧,越砍越長。偶然林中四面火起,燒天燎地,大火無邊。天兵忙著,無處躲避,只燒的袍破甲爛,少眉無須,奔走無門,各逃性命天兵大敗。
一切天兵拿土地。
被樹林中大火燒。
土地手段最高強,無數天兵都著忙。天兵又把土地叫,今朝莫當是尋常!
眾人今朝圍著你,插翅難飛那里藏?土地撾土只一灑,天兵合眼痛難當。
玉帝求佛把兵借,四個天王八金剛,一勇齊來戰土地。土地抬頭細端詳。
兩家交鋒三晝夜,土地又使哄人方。倒在地下樹木長,稠秘深林遮日光。
天兵一齊伐來樹,四面火起亮堂堂,火燒眾將袍鎧爛,少眉無須都著傷。
樹林火起,天兵著忙。四面起火光,各人奔走,慌慌張張,手盔掠甲,不顧刀槍,燒眉燎須,個個都著傷。
土地鬧天宮,兩家大交兵。
林中失了火,聽唱《一江風》:
眾天兵不違天主命,各賭能,合勝抖威風,一勇齊來,四下相圍定。土地顯神通,神通,杖手中擎,一人能擋天兵眾。細祥參土地好手段。千化有萬變,妙多般。身化松林,將眾來滯賺。四下起狼煙。天兵心瞻寒。少眉無須各逃攛。
地搖物動品第十
夫卻說,天兵大敗,齊奏玉帝,“那土地神通變化,身化山林。天兵伐樹,四面火起,個個著傷,無能可敵。奏上圣定奪。”上帝曰:“領我敕旨,傳與南極令眾群仙來拿土地。”話說旨傳南極,領眾群仙,通天大圣,齊天大圣,率領群仙,齊來交戰。那土地散者成風,聚而形。天兵到此,不見土地。高聲大叫:“土地,你在那里?出來受死!那土地從地里鉆將出來。齊天大圣一見土地:“就是你撒野?”行者舉棒,蓋頭就打。那土地拐杖相還。練戰一處。后有通天大圣來掠陣。土地發威,使開拐杖,把通天大圣一拐戳倒。拐杖一拉,把齊天大圣拉了一跤。南極著忙,領眾群仙,一勇齊來圍著。土地將拐戳在地下,手搬拐杖,晃了兩晃,地動山搖,一切神仙,站立不住。平地跌仙。眾仙著忙各駕祥云。志在空中。土地將拐望空一舉,晃了幾晃。那神仙空中東倒西歪,站立不住。那土地一拐化了萬根拐,起在虛空,打的那神仙各人散去。
天兵大戰無能勝,
敕命又傳李長庚。
有玉帝,靈霄殿,忙傳敕令,
命南極,率領著,一切神仙。
李長庚,見敕旨,不敢怠慢,
各名山,洞府里,去把書傳。
敕旨到,眾群仙,一齊來到。
惟獨有,齊天圣,越眾出班。
通天圣,黃石公,神仙領袖,
燕孫臏,李道仙,鬼谷王禪。
眾神仙,叫土地,你在何處?
那土地,從地里,往外一鉆。
孫行者,揚起棒,蓋頭就打。
有土地,龍頭杖,著架相還。
遒天圣,齊天圣,不能取勝,
眾神仙,把土地,圍在中間,
龍頭拐,戳在是,晃了幾晃,
山又搖,地又搖,動地驚天。
一個個,都倒跤,立站不住。
顯神通,駕祥云,起在空懸。
一根拐,多變化,望空打去。
眾神仙,難著架,各奔深山。
地搖物動,乾坤失色,天地仄兩仄,神仙著忙,東倒西歪,平地跌跤,爬不起來。從也無見蹊蹺好怪哉!
土地拐一根,搖動晃乾坤,
神仙敵住,聽喟《柳搖金》:
土地手段,夸不盡土地手段,一根拐變化多般,天兵難取勝,神通廣無邊。行者大戰,土地與行者大戰,唬壞了眾位神仙。這個老土地,誰人敢向前。齊使手段,神仙們齊使手段,俺合你怎肯善辨!
呵呵大笑,老土地呵呵大笑:四下里瞧了一瞧,天兵無其數,神仙遠周遭。拐杖玄妙,說不盡拐杖率妙,戳在地搖了兩搖,乾坤都撼動,神仙齊跌跤。騰空吵鬧,神仙們騰空吵鬧,這老頭子手段不弱。
問佛因由品第十一
夫卻說,神仙敗陣,行者曰:“咎若敗了,著那土地夸口。你看著,我去合他見個高低。”行者回來,叫聲土地:“我合你使使手段。”土地說:“你使甚么手段?使來我看!”行者變化,一個變十個變百個,百個變千個。土地笑曰:“你看我變來。”你看土地一變,無邊無岸,撐天拄地,一個大身,把一切天兵眾位都在土地身內包藏。行者著忙,東走西跑,只在土地身內。玉帝聞知靈山問佛告白如來,土地撒野大鬧天宮,是何因由?佛言:土地神者,無極化身也。未有天地,先有無極。無極以后生天化地有了天地,后有佛祖。一切菩薩羅滿圣僧,一切神仙天人四眾,何物不從地生,何人不從地住。土地之神,只可尊敬,不可冒犯,冒犯土地,我也難敵。天尊聞罷,自悔不及,善哉,善哉。
土地廣有神通天,
玉帝求佛問因由。
土地神通不可量,大鬧天宮逞高強。一切神仙都散了,行者回來戰一場。
各顯手段能變化,土地傍里細端詳,行者變了千千個,土地一身總包藏。
撐天拄地是土地,行者見了也著忙,玉帝靈山把佛問。佛說混沌劫數長。
無極分化天和地,土生土長養賢良。諸佛菩薩地上住,從地修道轉天堂。
尊敬土地休冒犯,惱了土地實難當。玉帝聞言心自悔,謝佛指數拜法王。
問佛因由,起立原根,無極顯化身。安天立地,置下乾坤,萬圣千賢,土上安身。尊敬土地,知恩當報恩。
行者調天兵,神仙賭閻爭。
玉帝去問佛,聽唱 《金字經》:
土地行者大交兵,各使手段顯神通。孫悟空變了許多猴兒精,土地笑,土地笑。一身變化總包籠。眾位神仙睜眼觀、土地法身廣無邊。體量寬遍滿三千及大千。土地大,土地大,包著地來裹著天。
玉帝靈山問世尊: 土地起初是何因?不知根,佛說,無極立乾坤,三千界,三千界,萬物都從土出身。佛說土地功德多,大千沙界一性托。運娑婆,普覆大地及山河。生萬物,先有土地,后有佛。
《土地寶卷》全名《先天原始土地寶卷》,為明清間的刊本,曾由北京大學圖書館收藏,現已佚失。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第十一章 “寶卷” 中,抄引了該卷的第五節至第十一節。上文所引就是根據鄭振鐸 《中國俗文學史》抄錄的。
根據鄭氏的引述,其大略情節為: 大地化身的土地神大鬧天宮,與諸佛、諸神斗法,他多次圍困了天兵天將,成為繼孫悟空之后又一個天的敵人。寶卷的結局是: 土地神顯盡了神威,玉帝也沒有辦法制伏他,于是,玉帝請來了收伏齊天大圣的佛祖,佛祖以他無邊的法力,制伏了土地神,將他抓到靈山投入煉爐中,土地神最終被殺死。但土地神的肉體雖然死了,他的靈魂卻是永存的,無處不在。佛祖于是派遣使者遍游天涯海角,使窮鄉僻壤,大家小戶,全建立了土地祠,供奉土地神位。
由此可以明顯看出,這個寶卷受 《西游記》影響很大。在寶卷中,孫悟空作為齊天大圣和土地爺斗法,說明這部寶卷產生于《西游記》之后。《西游記》 中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已經婦孺皆知,而且藝術性性強,如果再寫鬧天宮,顯然是很困難的,容易弄巧成拙。然而從引文看,《土地寶卷》的描寫并不比 《西游記》 差,這說明作者具備相當強的從因襲中蛻化改造而推陳出新的寫作能力,《土地寶卷》 對 《西游記》有所繼承,有所創新。比如: 土地爺殺到天宮和諸神斗法,而孫悟空卻是等著諸神在花果山交戰,一個天中,一個地上,土地爺比孫悟空鬧的更徹底,更是真正意義上的鬧天宮; 土地爺一人和諸神作戰,孫悟空卻是帶著猴將和諸洞妖魔,所以說,土地爺更具神通。其中最大的創新是作者寫出了土地爺的特點: 土地爺使用的拐杖是天尊送給他的如意變的,而孫悟空的金箍棒是他去海底取來的定海神針,從這點看,《土地寶卷》 不如 《西游記》寫得神秘瑰麗。但是,土地爺和諸神斗爭,主要武器并非拐杖,而是顯示了他本身特點的土。他拿起土一撒,天兵天將就迷了眼; 他一躲閃,立即土遁,鉆進地中。最為神奇的是: 土地爺用土,按陰陽五行變化: 天神掘地挖出了黃金,黃金變成水,淹了敵兵; 土變成了樹,圍住了天兵天將;樹又生成了火,燒死很多神兵。這些按土地爺特點所作的設計,是比較成功的。還有很有意思的一筆:土地爺和孫悟空作戰,用拐杖把齊天大圣打倒。這實際上,是作者很想和吳承恩一比高低。
寶卷是佛教中某些在民間傳播的漢化支派 (如白蓮教、黃天教) 的宣傳品,但從《土地寶卷》看,顯然含有大量的非佛教民間信仰成份。寶卷中說,先有土地,后有佛,顯然帶有佛道爭勝的色彩。但從它的內容看,也并不為道教張目。這個寶卷的出現表明:寶卷已處于發展的新階段,突破了專門宣傳佛教的范圍,帶有了兩種新的成份: 一種是宣傳非佛教的民間信仰; 另一種是帶有極大的娛樂性,它強調場面熱鬧,情節曲折,出現了許多斗法的內容,可以說,已經屬于神魔小說的范疇。
上一篇:《基督教文學·《圣經·新約》·因地制宜》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詩詞曲賦文·圣女祠》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