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惠特曼《這是女性的形體》愛情詩鑒賞
〔美國〕 惠特曼
這是女性的形體,
從它的頭頂到腳踵都發射著神圣的靈光,
它以強烈的不可抵抗的吸力,吸引著人,
我被它的氣息牽引著,就好像我只是一種無力的氣體,除了它和我以外,一切都消失了,
書籍,藝術,宗教,時間,看得見的堅固的大地,及希望在天堂里得到的一切,或懼怕在地獄里遇見的一切,現在都消失了。
狂熱的纖維,不可控制的電流從其中發散出來,反應也是一樣的不可控制,
頭發,胸脯,臀部,大腿的彎曲,懶散低垂的兩手全松開了,我自己的兩手也松開了,
愛的低潮被高潮刺激著,愛的高潮被低潮
刺激著,愛的血肉膨脹著,微妙的痛楚著,
熱愛的無限的澄澈的巖漿,微顫的愛膠,白色的狂熱的液汁,
愛的新婚之夜,堅定而溫柔的進入疲憊的曙曉,
波瀾起伏直到了樂于順從的白天,
消逝于依偎緊抱著的和肉體甘美的白天。
(楚圖南 譯)
這首詩選自惠特曼《草葉集》中《我歌唱帶電的肉體》(1855),是該詩的第5節,標題是運用詩的第一句“這是女性的肉體”作代表的。
惠特曼(1819—1892)是19世紀美國的民主詩人,曾當過木工、信差、排字工、鄉村教師和編輯。他反對蓄奴制度,作為民主戰士,他參加了內戰。1862—1864年戰爭激烈時,他在戰場上當了兩年護士。他同各種勞動者和士兵交朋友,用詩歌反映現實和下層人的生活。他只出過一種詩集:《草葉集》。1855年第一版收入12首(包括《我歌唱帶電的肉體》),以后每次再版,都加入新作。1892年第九版(臨終版增至401首。現在的版本又增加了生前未入集的32首,共433首。惠特曼的詩向往和平與民主,歌頌勞動和人民,歡呼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歌唱大自然;它打破傳統格律,創造自由體詩,對后人(包括我國郭沫若等)的創作頗有影響。
在《草葉集》中有一些愛情詩或有關愛情的詩,《“這是女性的形體”》可算其一。原詩《我歌唱帶電的肉體》長達163行,分為9節:第1節,總起,首句點題:歌唱帶電的肉體;第2節,歌唱人的肉體,無論男人的或女人的,都是美的。在勞動中、行動中的人,顯出了形體的自然與完美;第3節,頌揚一位強壯、沉靜、漂亮的、已80多歲的男子漢;第4節,寫和喜歡的人在一起,被美麗的、有生氣的肉體包圍,使靈魂十分快樂;第5節,描寫女性的形體,歌贊她生兒育女的貢獻;第6節,揭示男性更有宇宙的豐盈,說不論男女,他們的肉體都是圣潔的;第7節,從健壯的男人肉體被拍賣,詩人揭露了蓄奴制度;第8節,從一個女人的肉體在拍賣,詩人發出無限的感嘆和疑問;第9節,詩歌以奔放的氣勢歷數人體的各個部位與動作變化,大聲頌揚肉體的美,結論是:肉體就是一部詩,它也是靈魂的詩歌。
在第5節的前半段,詩人大膽潑辣的歌唱女性的形體(見前面選文),寫得赤誠、炙手可熱,真是絕唱。詩人寫的女人,不是某個具體的人,而是抽象的、一般的人,是自然的人。詩人用“它”而非“她”來稱呼這“女性的形體”。女人的肉體有不可抵抗的吸引力,但這不是引起淫邪念頭的形體,而是美與圣潔的化身。詩人歌頌它超過了一切時間和空間、天堂和地獄、藝術和宗教。詩人在歌唱帶電的肉體,自然女人的形體中也散發著“狂熱的纖維、不可控制的電流”。詩人筆下的愛情,不是封建理法控制下默默含情的愛慕,也不是浪漫小夜曲中騎士的呼喚,更不是柏拉圖式的精神愛在但丁游天堂時對貝亞德里采的不可及的向往,它是狂熱的、被愛的高潮與低潮輪替刺激的、血肉膨脹和微妙痛楚的愛,是男女肉體如膠如漆的愛,是通夜狂熱直到疲憊和曙光降臨的愛。詩人打破了歷來愛情描寫中的宗教神秘感,打破了美國清教徒們羞澀的虛偽和中產階級在肉體愛情問題上一本正經的掩飾。惠特曼的潑辣大膽、沖破理法和傳統,把愛和作愛作為人的自然行為加以歌頌,激怒了假道學家們,他們攻擊惠特曼的詩粗魯、淫猥。而讀遍他的《亞當的子孫》(《我歌唱帶電的肉體》是其中之一)的十多首,自然可以理解,惠特曼把異性之愛寫成是自亞當和夏娃以來人類的自然天性。在詩人的哲學信念中,認為男女性愛是宇宙萬物產生和發展的原始動力。肉體是靈魂所以附著的根本。歌唱肉體、歌唱生命之來源,不必羞澀、不必掩飾、不必虛偽。詩人寫得公開而赤裸裸,但毫無淫穢的意念、縱欲的提倡、不堪入耳的丑陋。人們從惠特曼的愛情中看到的是自然、真誠、爽朗、樂觀。
有人把惠特曼的詩比作講演、歌劇和海洋。的確如此,惠特曼不是寫詩而是在對讀者滔滔不絕的發表演說,這不是花前月下一對隱秘的男女在唧唧噥噥傾訴愛情,這是大聲地、一任興之所至地講述別人不敢講的性愛。這演說氣勢磅礴,如長江大河般宣泄奔流。長的詩句,并列詞語,加深解釋性的補充句,在講出詩人的新穎而深邃的思想、充沛而熾烈的感情。惠特曼的詩,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唱出來的。他歌唱肉體,歌唱女人,歌唱愛情,歌唱新婚之夜……。詩的旋律高亢強烈,沒有抑郁的哀傷的低音,沒有醉生夢死的靡靡之音,而象是歌劇中的詠嘆調,唱得興奮、昂揚充滿了激情。讀了令人耳目一新、震奮不已。惠特曼自幼愛大海的澎湃遼闊。海浪的洶涌、海洋的無邊,深深影響他的詩風。他是一個有著“宇宙意識”和泛神論觀念的浪漫詩人,他的詩氣勢恢宏、景象博大,真象海洋一般深廣、坦蕩。寫起愛情詩也是如此的奇雄壯闊。中國古人寫金戈鐵馬、大漠風煙的邊塞詩是雄偉豪邁的;而寫文君當爐、韓壽偷香的愛情詩則是秀婉綺麗的。惠特曼的愛情詩則不然,它不是小盆景,不是“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或“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式的微細、瑣屑的個人喜樂哀愁,而是博大精深,雄渾震蕩,變幻多姿。他在這節詩里歌唱的女人、女性的形體、愛情和性愛,是具有超越性與普遍性的,因此,也就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而在不同時代、不同國度、不同男女之中,獲得廣泛的共鳴。
上一篇:〔古羅馬〕維吉爾《達蒙的邁那魯悲歌》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法國〕普列維爾《這愛》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