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朱迪奇·你問我,這是什么意思》經典詩文賞析
你向我提問
異化這個字是什么意思?
這就是:為了在出賣你的主人那兒棲身,
你出生以后就得去死。
——這也就是,把你
所有的東西全交出:力量、愛情
和全部的恨——為了尋覓
酒色,和一個破碎的心。
它的意思是生活于你自身之外
而你卻認為住在里面;
因為你想讓風兒主宰,
風兒卻叫你完蛋。
你可以抗爭,可是一天
是一個消耗你的世紀。
你給出的,可永遠
再也不會屬于你自己。
等待是另一個生命,
可其它的時間并不存在:
是你的時間消失于無形,
剩下來的并不是你。
(錢鴻嘉 譯)
這是一首有著哲學內核的抒情詩,從更寬泛的意義上講,也算一首哲理詩。
異化一詞,來自德文Eetfre-mdung的意譯,原詞含有轉讓、疏遠、脫離等意義,黑格爾第一個賦予它抽象的哲學意義,他認為“絕對觀念”由于固有的矛盾,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向自己的對立物轉化,分裂出與自身相對立并制約自己的外在力量。在《你問我,這是什么意思》一詩中,詩人別出心裁,給予這個抽象的哲學名詞許多鮮活生動的形象解釋,借闡釋詞義達到了表達主題的目的。
詩人沒有開門見山,直陳其義,而是先來了個“迂回”——以設問開頭,假設無定指的“你”向“我”提問, “你”或友人抑或讀者,“我”可以代表詩人自身。整首詩從結構上看,前三節每節為一意義層,都對“異化”作出具體詮釋,后兩節承接前面,依此本文為方便起見簡稱釋A、釋B、釋C。
釋A:這是個很古老的命題。背叛舊主、新攀高枝,按詩人的說法“先生后死” (“你出生以后就得去死” )詩人對變節行為十分痛恨,這兒價值判斷讓位于情感判斷,當然這層意義上的“死”不是自然身體方面的。 “異化”具體化為“人格異化”。
釋B:作者似乎意猶未盡,遂拋出第二個答案。“異化”即是非我化, “我”本是一起點, 目的是達到彼岸的另一個“我”——即升華、提高的“我”,但過程改變了這一切,迫使“我”改變初衷,走向反面,成為“非我”。 “力量、愛情和全部的恨”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之為人的根本:力量是人生之源,愛和恨是人生的動力。這些美好的東西經過“酒色”的誘惑,一變而為“一個破碎的心”,美異化為丑。——這是生活方式的異化。
釋C:這是人生的悲劇。 “生活于你自身之外”——“非我”,“住在里面”——自我,不是表象錯覺,異化過程早已發生,而當事人尚未覺察。身臨絕壁遙想天堂,不痛苦但可悲。 “想讓風兒主宰”也只是一廂情愿, “風兒”終將棄“你”而去。 “風兒”是一個象征符號, 自然界的暴戾物對應于什么呢?當權者,不測的命運或置“你”于死地的可怕的力量,反正是“異化”的執行者。這一節詩存在互釋的關系。——這是人生遭際、命運的“異化”。
在諸種異化面前,人難道完全是被動的嗎?未必盡然。 “你”奮力抗拒, 可是一日長于百年,在無形的命運巨掌中你始終踢跶不出。盲目的命運籠罩著,個人和社會無法調和,個人的爭斗無能為力,這便是人生的悲劇,奮斗的結果只能是走向對象的反面成為“異化物”。容易讓我們想起叔本華愛引用的兩句詩“人生的根本錯誤/就在于他的出生”。本詩中透露了作者的宿命意識, 同時詩人又肯定了這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努力。
再看末尾。希望如遠天的星辰,杳遠而不可求,于是只剩下“等待”,而等待一開始就是沒內容、無意義的,結局早已預定。這兒的“等待”已泛化為一種徒勞無益而又無可奈何的存在, “你的時間”則是生命的具象形式。就象街頭上玩雜耍的,把某物從左手向空中高高拋起,右手去接,而手中此物又非彼物了。你驚詫不已,覺到了這一變異——當你意識到這變異時,連你也“異化”了。
詩人不是平面地寫“異化”這個詞是“什么意思”,而是抓住人生的幾個關鍵點,一一說明人是怎么一步步被“異化”逼到絕境的。詩人有點悲觀,但就詩而言《你問我,這是什么意思》不失為好詩,這類“涉理路”的詩往往不易寫好,所以又顯得非常難得。
(余長新)
上一篇:〔蘇聯〕葉賽寧《你是我的被扔棄了的鄉土……》賞析
下一篇:〔美國〕弗洛斯特《修墻》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