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蒙塔萊·聽到你的聲音如醉如癡》經典詩文賞析
舊友啊,聽到你嘴里發出的
聲音,我就如醉如癡。
你的嘴兒象綠色的鈴兒那樣張開,
余音回蕩繚繞,又逐漸消融。
你知道,我的家,
我那遙遠的夏天的家,
本在你的身旁;在那片鄉土里,
陽光炙熱,蚊子成群結隊在空中飛翔。
象當時那樣,今天
我也在你的面前默默無言,
大海啊;但對你呼吸時
提出的莊嚴的勸誡,
我不再感到有什么分量,
是你第一個告訴我:
我內心的波動
只是你那脈搏的跳動,
你那險象環生的法則
支配著我的靈魂:
浩瀚而多樣,
同時又固定不易,
因而我清滌了一切污穢,
象你那樣,用浪花拍擊海岸
海岸間有的是木片,海草,星魚
——你那深淵的一切廢物。
如果你愿意,把那悲苦呻吟的
孱弱的生命,象海綿
轉瞬即逝地擦在黑板上
一樣,一筆勾銷吧。
我靜靜等待,想重新回到你的圈子里,
讓我那分崩離析的過去
如愿以償。
我的到來,是為了目睹
我在旅程上忘卻的秩序;
我發誓賭咒,效忠于
不可能發生的事,
而實際上對它一無所知。
不過, 當我依稀聽到
海岸上你那溫柔的波濤,
我就驚惶失措,
象一個思鄉心切的人那樣,
記憶力已經衰退。
我吸取了教訓后
(不是從你那狂野的榮光中,
而是從某幾個荒涼的下午,
你那無聲無息的喘氣中),
就謙卑地委身于你。
我只是柴把中的火花。
我懂得要燃燒,
我存在的意義就是這個,
而不是其他。
(錢鴻嘉 譯)
一個人佇立在海邊,面對洶涌的波濤,迎著清凜的海風,陶醉于大自然的魅力,回溯自己的人生之旅,展望未來的途程——一幅多么優美的畫,一首多么動人的詩!物與神游,情隨物動,就是蒙塔萊的詩《聽到你的聲音如醉如癡》給我們藝術感受。不是嗎?大海之濱有他的故鄉,有他曾經賴以生存的家,他在海邊度過了自己的童年時光,大海給了他最早的情感與熏陶,也給他提出過“莊嚴的勸誡”,詩人的心隨波動過:大海“那險象環生的法則”曾支配詩人的靈魂,開闊而又堅定。憑借著大海的啟示,詩人“清滌了一切污穢”,走出了一條自己的人生之路。而此刻,詩人靜聽大海的聲音,不是在聽取勸告,而是在向大海提出自己的希望。詩人不再是以大海為主體來審視自己,而是以自己為中心在矯正大海過去的啟迪, 因為他已不滿足于大海“那悲苦呻吟的孱弱的生命”。他來到這里,是想以大海之聲清醒自己,尋求“在旅程上忘卻的秩序”,但大海之聲卻使他驚恐、惶惑,他已經聽不懂這一切,或者說,他已經明白了這一切。實際上, 詩人對大海的勸告就是對自己過去的生命之旅的反思,他認識到盲目的騷動永遠不會有結果,發誓“效忠于/不可能發生的事”只是盲目的沖動,盲目必然帶來失望與挫折。因此,人最主要的是尋求自己的真正位置,尋求人生的真諦。在詩的最后,詩人確定了自己的位置——存在的意義就象柴把中的火花一樣燃燒,“而不是其他”,詩人面對大海,直呼其名,這足見他心中的真誠,于是,他便在大海之中找到了詩的“發現”,詩人不是在對大海進行單純的歌唱,而是在對人生的意義進行深入的挖掘,全詩使用意象手法,建立了兩個價值座標系——大海啟迪的和詩人發現的,這兩個座標系相互重合又相互錯落,體現了詩人對人生認識的獨特,新穎。詩人的個性帶來了詩的個性,也便使詩獲得了強大的藝術生命力。在蒙塔萊的眾多的以大海為題材的詩作中, 《聽到你的聲音如醉如癡》是獨具特質的奇葩。
(蔣登科)
上一篇:〔意大利〕夸西莫多《古老的冬天》賞析
下一篇:〔英國〕.雪萊《哀歌》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