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之戰》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1981 彩色片 (寬銀幕) 96分鐘
法國美景影片公司攝制
導演:讓-雅克·阿諾 編劇:錢拉·布拉希(根據羅斯尼·艾內小說改編) 攝影:克洛德·阿古斯蒂尼 主要演員:埃弗萊特·麥克吉爾(飾諾阿) 鐘來東(飾伊卡) 隆·貝爾曼(飾阿摩卡) 那米爾·埃爾·卡地(飾科)
【劇情簡介】
基督誕生前80000—75000年。
荒蕪的大陸。沒有今日的高層建筑,沒有現代的交通工具,更沒有熙攘的人群。人們眼前所見到的只是原始樹林、河流與荒丘,人們能聽到的只是風的呼嘯和野獸的吼叫聲。偶爾也能見到介于猿人與智人之間的人,以便證實這世界已有高級動物在活動和演化。
人類學家稱這一時代為尼特蘭人和智人時代,更準確點說,是猿人時代。他們形如當今的猩猩,生啖肉食,合群聚居;他們已能使用火煮食物;并用火驅趕威脅著他們生存的野獸。但這火是他們偶然得到的,是雷電擊燃森林后的殘余,很容易熄滅;火對他們維持生命雖是那樣重要,但他們卻還不能去人工地創造火。一旦火熄滅了,他們只能等待大自然的另一次賜予。
一次,將猿人聚居在一起、使他們頗像部落那樣集體生活的火熄滅了。部落中的一個年長者突然想起,必須去別處借取火種。年輕力壯的諾阿便帶領阿摩卡和科一起前去。但是要去何處借取?他們誰也不知道。
諾阿等三人漫無目的地出發了。他們餐風宿露,警惕地走著。在一處高地,諾阿偶爾遠眺,發現一股白煙,他知道有煙必有火。他們匆忙奔去,但到了目的地,卻失望地看到火已經熄滅,只剩下白灰和一小堆獸骨,他們懂得這是別的生物已用過的火。失望之余,他們只能在灰塵上打滾,然后,繼續前進,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次偶然發現上。半路上他們遇到了兩頭雄獅,自知難以對付,急中生智便迅速爬上一棵樹,盤坐在樹干上躲避,直到翌日曙光初露,大地再次呈現色彩,才爬下樹,繼續趕路。
諾阿等三人在路上,遇到了成群奔逸的野鹿和野馬群,他們揮舞樹枝去驅趕,但這幾乎僅僅是一場游戲,而并沒有獵取到什么,何況他們需要的是火種。
他們來到一塊沼澤地,諾阿像踩土地那樣踩進沼澤地,漸漸地陷了下去,而且愈陷愈深,水先是淹沒了他的半身,然后是頸部。他只能狂叫,邊找援助,邊等待死亡的來臨。
這時幸好來了另一群生物,他們的長相與膚色與諾阿并不完全相同。他們從沼澤中抬出了諾阿。然后,像對待獵獲物那樣,仔細檢查諾阿的全身,最后將諾阿投進一座窩棚似的圍欄中。
夜晚,諾阿饒有興味地觀看著與他稍有不同的這群猿人的活動,諾阿更為一個年紀輕的母性猿人所吸引。她是伊卡,生性活潑、好動,她關切地注視著諾阿。諾阿更對這窩棚的建筑感興趣。他似乎感到這窩棚要超過他熟悉的天然洞窟。
夜深了,諾阿的同伴阿摩卡和科也同諾阿一樣,陷進沼澤中;也像諾阿一樣,被人抬出后送進了諾阿處。他們不知自己的命運將會如何。
夜愈來愈深,突然,伊卡潛入窩棚,給他們送來了食物并釋放了三人。正因為諾阿特別注意他面前的火堆,伊卡竟送了諾阿一塊火種,諾阿喜出望外。
三人出逃驚醒了那群猿人,他們與諾阿等人展開了惡戰,終于不敵,使諾阿等人得以逃脫。但是,火種熄滅了。諾阿氣惱萬分。他按照他所看到的情況,燧木以取火,但并不成功。此時,伊卡來到,她熟練地燧木取得了火,并決定隨諾阿逃離已來追捕他們的其他人。
他們四人來到了一個洞窟中,生起了火,圍著融融的火堆坐著,然后睡下了。突然,阿摩卡撫摸伊卡的軀體,他本能地要同伊卡親熱。伊卡尖叫起來,驚醒了諾阿。諾阿救出伊卡,讓她躺在自己身旁。
天亮了,諾阿準備帶領他的伙伴和伊卡離開時,卻發現伊卡正在獨自離去。他狂叫起來,伊卡只是回頭探望一下,并沒有返回。
諾阿無奈,只得同阿摩卡和科繼續往回走。他不知道伊卡為什么要離開。可能是想家,思念親人?在路上,他被一窩小熊所吸引,他去逗弄小熊,但沒有想到,這惹怒了母熊,母熊前來襲擊諾阿。諾阿與熊群惡斗,甚至被熊咬斷了手臂。諾阿沒有想到,伊卡又突然出現在他面前,并愿意同他一起返回原地。
又是深夜。諾阿帶領伊卡和同伴分住在兩個洞窟中。寒冷的雨水使諾阿微微顫抖,諾阿同大熊惡斗后,幾乎已是赤裸著全身。但是,他發現伊卡竟偎依在他懷中,暖和著他。諾阿像現代人一樣,同她睡在一起。這一次他不再像動物那樣,憑本能行事,而是表現出一種情誼,一種愛意,兩人似乎在愛的驅使下發生了兩性關系。
諾阿等人回到舊地,但原來的猿人誤以為諾阿等不是他們的同種,又發生了一場惡斗。最后,幸好原派遣他們的年邁者認出了他們。于是,大家高高地舉起新的火種,歡慶他們生活的新開端。
皓月當空。諾阿好奇地在觀看月亮,突然,伊卡來到他身旁。她讓諾阿撫摸她微凸的腹部。諾阿懂得了伊卡即將當母親,而這也是他們愛情的結晶,這未來的一代將是要超過他們的智人。
【鑒賞】
《火之戰》是法國 (與加拿大合作) 于1987年拍攝的一部重要影片。
從敘事內容看,這似乎是一部普通的史前驚險片。影片從人類發展史的角度描繪了猿人的生活習慣,并且從一開始就突出了火對于他們生存的重要性。影片也具體而形象地表現了他們的生活特點:他們像動物的行走方式,生啖肉食的習慣,甚至也表現了他們帶有動物本能的繁衍方式,以及雜交的性行為。本片可以說是一部有意義的人類史影片。在法國,它被列為教學片,政府的教育部門規定:應把《火之戰》作為初中以上學生的教學內容,讓學生觀看并了解人類最初的生活狀況,以及他們如何從本能的動物式的接近逐漸演變為具有感情內容的發展過程。
影片的敘事內容從直觀上看確是試圖表明人類的祖先在大地上生活的艱險和困苦以及他們近乎動物的生活習俗。然而影片作者并不滿足于對猿人生活的客觀敘述,而是要借此反映人類進化的一個階段,即如何從動物性向人性發展的過程中的重要階段。
影片《火之戰》毫不猶豫地按歷史的真相并從生物學的角度表明,在智成之前,人的許多行為都不免帶有動物性:他們像動物那樣地吃、睡,他們根據本能要求去隨便尋找異性。但是,為了覓取火種,他們從本能的生活需求發展到了具備一定的感情,即最簡單的“同情”和“互憐”。這應該認為是人類的一個進步。
眾所周知,人類之所以高于動物就在于人類具有動物所沒有的思維和感情。《火之戰》在表現找火的最初“思維”時,還多少帶有本能的生活需求;但是,在表現“感情”時,影片卻讓觀眾看到了它的初始階段和發展的必然性。影片并沒有從現代人的角度去描繪這種感情,而是力求歷史真實地從猿人的角度表達諾阿同伊卡最初合居時的狀態:相互同情和關懷,從而產生了令人可信的基礎。伊卡沒有去找諾阿的兩個伙伴阿摩卡和科,而是偎依在諾阿赤裸的身旁,以便暖和他,而她之所以有這樣的選擇,那是因為她看到了諾阿的勇猛和善良。
在這部影片中,諾阿與伊卡的情愛表現正是猿人進化到智人的一個重要證明,他們開始懂得不愿像動物那樣去交媾,而要以另一種方式,一種更適應感情需要地去生活了,雖然他們當時還沒有創造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意,但是,他們的具體行為卻如實地表明,他們身上有了人區別于動物的重要特征。
影片的主題內涵并不復雜,其側重點在于突出動物與人的根本區別。影片中沒有一句對話,主要是用尖叫與呼吼來替代現代人的語言表達,在行走方面,更是用形如“內八字”的猿猴的行走方式,而到了后來,諾阿等人的行動就帶有了更多的人的特征。影片的結尾部分也頗有意蘊:諾阿在眺望月亮,伊卡來到他身旁并讓他撫摸自己微凸的腹部,盡管不用語言,但他們兩人的動作與當時的情境都向觀眾表明,諾阿對未來生活已經產生展望,他們所關注的已不是荒野、叢林和野獸,而是天空和月亮了。
在拍攝這部觀賞性及科學性都較強的影片時,攝制者的創作態度十分嚴肅認真,他們進行了長達四年的周密準備,而實拍工作耗費了整整九個月時間。如果與一部一般只需一、兩個月即可實拍完畢的故事片相比較,《火之戰》的拍攝周期就不能不認為是相當驚人的了。攝制組曾遠涉蘇格蘭、加拿大與肯尼亞,邀請了美國人埃弗萊特·麥克吉爾飾演諾阿,法越混血兒鐘來東飾演伊卡。為了避免出現科學上的謬誤,攝制組還聘請了科學家安東尼·布爾杰斯與臺斯蒙·莫里斯擔任顧問,以期達到史前環境與人物動作姿態的真實再現。
本片在歐洲放映時曾獲得了廣泛的好評。評論界肯定了影片新穎的構思,即不局限于表現人們已經司空見慣的愛情糾葛,而是表現了作為人的愛情的起始基礎。火,給人類祖先帶來了文明的曙光;原始人在戰勝蠻荒、爭奪火種的斗爭中所萌發的最初的愛情,更使他們朝文明靠近一步。這就是在藝術上頗具創意的 《火之戰》想要告訴觀眾的東西。
上一篇:《溫別爾托·D》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下一篇:《烽火年代》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