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肯明斯·正好》經典詩文賞析
正好
在春天 當大地散發
泥香小小的
跛足牧羊人
吹口哨 遼遠 而且 顫動
埃迪和比爾來了
跑著玩彈子而且還
扮海盜正是
春天
當大地布滿美妙的泥濘
古怪的
老牧人吹口哨
遼遠 而且 顫動
貝蒂和伊茲貝爾跳來了
跑房子還跳皮繩
這是
春天
且
那
羊腳的
牧羊人 吹口哨
遼遠
而且
顫動
(夏貴清 譯)
潘,是古希臘神話中的畜牧神,男性,羊足而人身,長有雙角, 善吹口哨,住在山林中保護放牧人與打獵人。他熱愛音樂,經常和山林里美麗的仙女們歌舞作樂,嬉戲游玩。西方文藝中又把他視為旺盛情欲的象征。上面一首詩中的牧羊人,就是指的潘。
這是一首描寫春天的詩。春天來了,大地上飄著陣陣泥土的芳香,潘從他的森林中走出來, “吹口哨遼遠 而且顫動”。在這口哨的尾音中,兩個男孩埃迪和比爾“玩著彈子,扮著海盜”正“奔跑著過來了”。又一聲口哨響起, 嘹亮而充滿魔力的聲音飄出去, 那不可抗拒的魅力引來了兩位少女: 貝蒂和伊茲貝爾, 她們“跑房子還跳皮繩”。
“這是/春天”! 潘把他無窮的歡樂與旺盛的生命,通過哨音吹出去。
春天使神話中的潘和人間的少男少女走到了一起:至少在無羈自然的天性和旺盛新鮮的活力上他們是一致的。
這,就是肯明斯寫的春天。一個獨特的春的世界。
肯明斯的詩以形式新奇怪異著稱。每行詩的開頭他不用大寫字母,一律用小寫。有時連人名、地名的第一個字母也小寫,如本詩中的人名埃迪等就是這樣。他往往把幾個單詞合在一起拼寫, 如本詩中的“eddieandbill” (“埃迪和比爾”)和“bettyandisbel” (“貝蒂和伊茲貝爾”);有時又把一個單詞拆開,分散為數行,有時一行只有一個字母。喜歡在兩個單詞間加連字符,造成簡潔而有力的新詞,如本詩里的“泥香”, “美妙的泥濘”,都是由此而來。他還愛重復使用一些詞, 如本詩中的“吹口哨”、 “遼遠”、“而且”、 “顫動”。此外,詩行的排列新穎獨到,比較完美地表現了詩歌的內在興趣與韻味。重復了幾次的“吹口哨,遼遠而且顫動”的排列方法各不相同——
“吹口哨 遼遠 而且 顫動”前后的空白,似乎正是哨聲飄蕩的空間, 哨聲遠遠地顫動,逐漸消散。再看——
“牧羊人 吹口哨
遼遠
而且
顫動”
三個詞分行排列,占有的時間和空間都大大增強了,分明使人感到潘的哨音已彌滿了整個大地和整個天空。詩句的語法停頓處常常置于詩行中央,上一行末又與下一行首緊緊相連,讀起來有一種連綿不盡,幽揚起伏的旋律感,正象潘的哨聲一樣。而某一個句子成分又獨立成一個詩節,造成強調的效果奇特的停頓,豐富了詩的節奏。詩行的整體視覺效果,也給讀者直觀的美感,難怪,他是舉辦過多次個人畫展的畫家。
(吳也)
上一篇:〔德國〕荷爾德林《橡樹》賞析
下一篇:〔意大利〕維瓦爾迪《母親,我沒有忘記你》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