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歸來》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塞內加爾詩人桑戈爾(1906— )的一首長詩。全詩分9節,描寫一個浪跡歐洲16年的游子回歸故里,面對遭受殖民者踐踏的祖國故土而展開的一系列聯想。非洲有過古老的文明,懷著對古老非洲求本溯源的心愿,“我”回到這片充滿災難的土地。這片土地曾響徹迪阿里悠揚的琴聲,歌聲傳播著馬里帝國的強盛和繁榮,蓋勒瓦爾的剛烈和忠勇;然而西方殖民者入侵這塊土地,“銀鷹”扔下的炸彈使它成了“一片焦土”,“在娘胎一團漆黑”的商人和銀行家用虛假的情意欺騙我們。非洲人民經受著“輕蔑和嘲弄”,容忍著“無權和種族歧視”,“我”也失去國籍,被驅趕上戰場當炮灰。“我”渴望殖民者被趕出非洲,恢復非洲大地的恬靜、幸福和美德,為了這塊土地和人民,我要用祖先的智慧和勇氣去英勇戰斗。詩篇洋溢著熾烈的愛國主義激情,贊美和緬懷非洲的文化傳統,譴責殖民者的侵略罪行,也塑造了一位決心為民族事業獻身的民族勇士形象。他從歐洲歸來,雖然經歷了“大都市的喧鬧”,但他的心“還象三月的東風一樣純潔”,他深深眷戀著祖國和人民,厭惡歐洲虛偽的文明,要讓童年時代的女仆,洗掉腳上沾著的“文明的泥巴”,熱切盼望民族獨立和古老文明的新生,他為此不惜“在炮火和硝煙中獻身”。這個形象就是詩人的形象。藝術上詩作受到法國現代主義詩歌的影響,象征寓意與非洲式的比興相結合,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詩中情感濃郁,表達了遠游歸來的赤子對非洲母親真摯深切的情感,抒情樸實動人。作品以黑人的感受,描繪非洲今昔的生活圖畫,具有鮮明的民族色彩。
上一篇:《洋大人注》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牧歌》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