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席勒·憧憬》經典詩文賞析
山谷迷漫著一片涼霧,
呵,從這山谷的深處,
我要是能找到出路,
呵,我會覺得何等幸福!
那邊我看到美麗的小山,
永遠年輕而常青!
我若有羽翼,我若有翅膀,
我真想飛上那座山頂。
我聽到和諧的音調,
甘美的平靜的天國的聲音,
微風給我送來
香油樹的芳馨。
我看到金色的果實
在綠葉間閃爍迎人,
還有在那邊盛開的花兒,
在冬天也不會凋零。
啊,在那無盡的陽光之中
散步逍遙,該是多么歡暢,
那座小山上的空氣,
它該是多么涼爽!
可是奔騰的激流
阻攔了我的前路,
它的波濤洶涌,
使我心神恐怖。
我看到一只小舟飄動,
可是,唉!缺少艄公。
上去吧,不要猶疑!
輕帆已孕滿了好風。
你要有信心,你要能冒險,
神并不給世人擔保;
只有一件奇跡才能
把你帶往美麗的仙島。
(錢春綺 譯)
正如詩題所示, 《憧憬》展示的是詩人對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詩人用浪漫主義手法,描繪了一個和諧安寧的理想的天國。在這個凈土世界,沒有人世的各種煩惱,金色的果實閃爍迎人,花兒逾冬而不凋,陽光普照。理想是對現實的批判和否定,席勒批判的矛頭直指現實。當時的德國及歐洲大陸,封建專制統治陰森嚴酷,人們的思想和言論受到禁錮。席勒的劇作《強盜》演出時轟動一時,但其中的抗暴和民主思想觸傷了當權者,受到公爵的粗暴禁止。席勒對這個專制、陰沉冷酷的社會深惡痛絕,他憧憬一個象天國一樣的“彼岸世界”。詩人鼓勵人們,只要有信心、有力量,就一定能抵達理想之域。詩人不借助“神力”,而是相信“人力”,顯示了他作為一個資產階級狂飆突進運動中知識分子思想的進步。
席勒的繆斯彈撥著歡樂的七弦琴,奏出歡快悅耳的旋律。《憧憬》洋溢著一股進步向上的熱情,雖然也有“奔騰的激流”,也有洶涌的波濤,“我”也曾心神恐怖,但都是暫時的、轉瞬即逝的,對目標明確的進擊者它只能是意志的一次考驗和錘煉。這與當時上升時期的資產階級朝氣蓬勃、勇于進取的狀態是一致的。
詩人運用了隱喻、暗示等藝術手法,表達了他對未來世界的向往。“山谷的深處” (第一節)喻現實世界之陰沉; “那邊”指理想的凈土; “香油樹” (第二節)生長的是緩和一切人世痛苦的香油; “奔騰的激流” (第三節)暗示塵世煩惱的川流; “缺少艄公”(第四節)暗指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才能達到理想的凈界,雖有艄公,無能為力。作者這么寫可能是鑒于當時的環境不得已而為之,但恰好產生了良好的藝術效果,隱而不露,含蓄蘊藉,富于藝術魅力。
(余長新)
上一篇:〔愛爾蘭〕葉芝《當你老了》賞析
下一篇:〔西班牙〕紀廉《我們的空氣》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