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英國小說家喬伊斯(1882—1941)的短篇小說。小說描寫教師加布里埃爾夫婦參加姨媽朱莉婭和凱特家舉辦的圣誕舞會與晚宴的情形。在賓客紛至沓來的晚會上,加布里埃爾是當然的中心人物:來訪客人中的酒鬼馬斯由他接待;坦率、健談、鋒芒畢露的艾弗絲小姐是他的舞伴;晚宴的烤鵝由他分切;新年的講演也是他的任務。而加布里埃爾也的確不負姨媽的重托,能使晚會盡歡而散。乘著除夕夜的余興,加布里埃爾夫婦回到旅店。加布里埃爾情欲高昂,然而他的妻子格莉塔由于晚會上一支民歌,勾起了她對往事的回憶:有個熱戀著她的青年,為了愛她而早逝。這個青年當初也常常唱著這支民歌來向她求愛。妻子的這一段隱痛恰如一盆涼水,澆滅了加布里埃爾激情的烈焰,引起他無限的惆悵和傷感。他矛盾的心理與窗外的飛雪交織,使他充滿了寒冷感,靈魂也緩緩地昏睡,似乎飄落到那死者的身上。
小說向讀者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縮影——都柏林生活的衰敗與刻板;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系以及精神上的無所寄托。正如作者自己所說的那樣,他要描寫的是西方社會的“癱瘓”——精神上的癱瘓。正是這個癱瘓癥使人們無法擺脫自己的處境。小說命名為《死者》,然而對死者追敘的背景卻是一年一度的圣誕節(jié)——象征著誕生的節(jié)日,究竟是生還是死?這是作者對現(xiàn)實生活的質疑。西歐的圣誕節(jié)臨近時,正是冰雪覆蓋萬物之際。飛雪是滋潤萬物的養(yǎng)料,但它也帶來嚴寒,既可以冷凍熱烈的感情,又可能凝固精神的活力,這也是作者端到讀者面前的生死問題,供讀者體會其中的深刻寓意。
與喬伊斯其它的作品一樣,小說的情節(jié)并不復雜,也不出奇。然而作
者運用意識流的手法,通過作品中的人物所接觸的日常瑣事,抓住人物瞬息即逝的心理活動,讓人物的思想心血來潮似地跳躍。一方面,生活充滿了樂趣,另一方面,歡笑中卻孕育著憂傷;一方面,夫妻間的情感何等令人激蕩,另一方面,愛情卻又是那樣使人多愁傷感,以致付出生命的代價。加布里埃爾這種心理活動,意識的流程在文中得到了細致入微的刻劃。另外,作者描繪的西方社會平民家庭的圣誕舞會及晚宴,猶如一幅逼真的圖畫,置讀者于身臨其境之感;格莉塔對往事簡略而深情的敘述,猶如一出動人的愛情悲劇;加布里埃爾感情急劇變化的內心獨白,猶如一篇精神生活的剖析。
上一篇:《棉被》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湯姆·索亞歷險記》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