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澤區的開拓者》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加拿大現代小說家格羅夫(1872—1948)的成名作。小說的主人公尼爾斯·林斯德特是一位年輕的瑞典移民。他的理想是通過辛勤的勞動在荒原上建起自己的家宅,享受美滿婚姻和天倫之樂。他成功地實現了這一理想的物質部分,但在人際關系和自己內心的精神生活上卻遭受了悲劇性挫折。他年輕幼稚,因為無知而對性生活充滿了理想主義的幻想。而他所熱戀的女友埃倫則因少年時的經歷形成了變態心理,她害怕甚至憎恨兩性生活,并發誓一輩子不結婚。尼爾斯向埃倫求婚受到拒絕后,經不住淫蕩的寡婦克拉拉的誘惑,成了她懷中的獵物,婚后克拉拉的本性不改,他們夫妻關系日益惡化,直至尼爾斯最終意識到自己“取了個大婊子”。尼爾斯在克拉拉肆無忌憚的淫蕩面前忍無可忍,只好槍殺這個蕩婦來使自己免遭恥辱,但他也因此入獄。故事本應以悲劇形式到此告終,但格羅夫卻另加了一個喜劇性結尾。尼爾斯刑滿出獄后,人到中年的埃倫心理恢復正常,有情人終成眷屬。
小說塑造了以尼爾斯為代表的一代開拓者的形象。他們不僅是征服大自然的英雄,而且也是在生活和命運的挑戰面前毫不畏縮的真正的男子漢。尼爾斯心地善良,勤勞能干,熱愛生活,但又過于天真,對人世間邪惡的一面缺乏足夠的認識。生活對他是極不公平的,然而他卻能寬容地對待他人,經受著各種挑戰,百折不撓地去追求生活中美好的東西,去探索人生的真諦。對尼爾斯這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的贊美,也就是小說的主題。
格羅夫在小說中運用現實主義的手法,使人物與他們所處的社會歷史條件和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創作了加拿大第一部真正的現實主義作品。有的批評家認為,這部小說的問世標志著加拿大小說藝術進入了新的紀元。小說中對大自然的許多描寫,細膩生動,給物質世界注入了生命,使之超越了僅僅是環境的作用。對悲劇藝術的利用也是本書的一個特色,但過于渲染宿命論的觀點不能說不是本書的一個缺陷。小說的喜劇性結尾也有做作之嫌。
上一篇:《毀滅》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海華沙之歌》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