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妒忌籠中出生的小鳥——
這缺乏高貴怒火的囚徒,
不管它自己是否覺得幸福,
它從未見過夏天森林的奇妙;
我不妒忌為所欲為的野獸,
它在自己的期限里放縱,
不因犯罪感而約束行動,
也不因良心覺醒而發(fā)愁;
我不妒忌從未作過盟誓的心,
盡管它可以自詡為幸福,
它只在懶惰的莠草中朽腐,
我不妒忌匱乏造成的安寧。
不論何事降臨,我確信,
在最悲痛的時刻我覺得:
寧肯愛過而又失卻,
也不愿做從未愛過的人。
(飛白譯)
【賞析】
丁尼生卷帙浩繁的詩作中,居于頂峰地位和涵蘊最深厚的是哲理抒情詩集《悼念集》。這部詩集為悼念同窗摯友哈勒姆而作,用十多年工夫陸續(xù)寫成,共有抒情詩131首。如T。S。艾略特所說:“這是把許多抒情短詩集在一起而組成的一部長詩,這些短詩僅具有一部日記的統(tǒng)一性和連貫性。這是一個自我坦白者的一部濃縮的日記。”
《悼念集》雖起于悼念,卻又遠(yuǎn)遠(yuǎn)超越了悼念的范圍。詩人在其中不僅抒發(fā)悼友之情,也不僅歌頌純潔高尚的友誼和寄情于親切的大自然,還以“天問”的姿態(tài)反映了一個時代的信仰危機和痛苦思索,因此不僅以情感人,而且發(fā)人深思。
《我不妒忌籠中出生的小鳥》是《悼念集》中的第27首。此詩和這個集子里所有的詩一樣,是用四行體“抱韻”寫成的,押韻格式為abba,就是說第一、四行押一個韻,第二、三行押另一個韻。這樣大規(guī)模地采用“抱韻”是很罕見的,但這種音律與詩的內(nèi)容配合得恰到好處,從中似乎隱隱傳出一種悲切感、不安感和思慮感。
這首詩由三節(jié)“我不妒忌”和一節(jié)“我確信”組成,是對人生意義的思考探索。人生難求一知音。人生難遇真誠的愛。失去知己、失去所愛,這打擊對詩人來說太沉重了,詩人不得不思索: 有所愛才有所失,愛得越深才損失越重。這,值得嗎?那些只顧自己不愛任何人的人不是過得很好嗎?那么,究竟哪一種才是有價值的人生?
于是,在沉重打擊下的詩人說出了三個“我不妒忌”:“我不妒忌籠中出生的小鳥”,這較之我們通常以“籠中之鳥”喻“失去自由”的含義深廣得多: 籠中出生的小鳥并沒有“失去”過自由,也沒有“失去”過夏天森林的奇妙世界。既然它從來不知道籠子以外的世界,它也就不會為缺乏自由感到痛苦,也不會對籠子感到憤怒。與籠中出生的小鳥一樣,沒有體驗過愛而囿于自我的人不是也看不見自己的“籠子”嗎?
“我不妒忌為所欲為的野獸”進(jìn)一步提出與上一節(jié)相反的情況: 表面看來,野獸在林中為所欲為,極端自由,然而詩人覺得它也生活在一個看不見的籠中。野獸沒有精神生活,精神生活的世界、愛的世界對它來說是不可企及的、完全陌生的。它只能在狹隘的局限中度過放縱而渾渾噩噩的一生。
“我不妒忌從未作過盟誓的心”,這里接觸了本題。人不同于鳥獸的是愛,而不是欲。“盟誓”不僅僅指男女間的山盟海誓,當(dāng)然更不是指口頭上的形式上的盟誓,而是指真誠的愛,獻(xiàn)身的愛。從未作過盟誓的心雖然可以和籠中出生的小鳥一樣安寧,然而它卻沒有達(dá)到人應(yīng)達(dá)的高度!
從三個“我不妒忌”,詩人導(dǎo)出了一個“我確信”,這就是: 縱然我陷入了“愛過而又失卻”的大悲痛大不幸里,然而這種大不幸卻要高于上面所說的三種“幸福”!雖然我失卻,然而我畢竟愛過,我體驗過夏天森林的奇妙,我感受過存在的奧秘,這一生還不值得嗎?這樣,丁尼生為我們留下了不朽的名句:
寧肯愛過而又失卻,
也不愿做從未愛過的人。
(飛白)
上一篇:《我一見彩虹高掛藍(lán)天 [英國]華茲華斯》讀后感
下一篇:《我不敢 [波蘭]魯熱維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