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舍古屋的倒塌》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美國浪漫主義作家愛倫·坡(1807—1849)的短篇小說代表作,曾被列入世界最杰出的短篇小說之一。厄舍家族的最后傳人勞德利克出于一種不可解釋的動機將其孿生妹妹瑪德琳未死先葬;在一個深夜,瑪德琳身穿濺滿鮮血的尸衣突然出現在他面前,爾后把她的哥哥拽倒在地上同歸于盡,這幢陰森可怕的古屋也隨即神秘地倒塌,消失得無影無蹤。愛倫·坡十分強調作品的“效果”,對小說創作原則作出了質和量的規定,其實質就是強調作品對讀者所能產生的心理效果,以滿足讀者得到某種刺激的需要。但由于作者把“效果”界說為唯美主義的“靈魂升華”,從而否定了效果的社會功利性質。這篇小說集中體現了作者的創作理論和傾向。就內容而言,作品所描寫的對象只是個別的、孤立的、變態的、丑惡的精神現象,具有明顯的頹廢傾向。但是,這篇小說在渲染恐怖效果方面卻有不同凡響的地方。作品一開頭所描寫的蒼涼愁慘的環境立即把讀者帶入既定的效果之中;接著描寫勞德利克失去理智的神經錯亂和瑪德琳形銷骨立的猙獰病容,進一步加強了恐怖氣氛。作者特別善于高潮前的氣氛渲染:在一個萬籟俱寂的夜晚,“我”和勞德利克正在閱讀一部恐怖小說,此時不斷傳來與小說情境同步的棺材劈開聲、鐵鏈磨擦聲和瑪德琳在地室銅廊中的掙扎聲;而讀者正毛骨悚然之際,勞德利克突然大叫:“她現在就在門外!”令人心破膽裂。作品確實寫得步步進逼、絲絲入扣、引人入勝。此外,作品對主人公神秘的、病態的夢魘意識的開掘,也加強了作品的恐怖效果。愛倫·坡被認為是西方文學中描寫人的下意識精神活動的開山祖。
上一篇:《南風》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古今和歌集》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