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達赫《塔勞的安馨》愛情詩鑒賞
〔德國〕達赫
塔勞的安馨,我對她很鐘情,
她是我的生命,我的財富,我的黃金。
塔勞的安馨,不管痛苦和歡欣
總對我獻出她那一顆芳心。
塔勞的安馨,我的資產,我的財富,
你,我的靈魂,我的血,我的肉!
不管我們遭遇到怎樣怕人的雷雨,
我們總拿定主意要互相幫助。
疾病、迫害、憂愁和痛苦,
只會使我們的愛情更加鞏固。
塔勞的安馨,我的光,我的太陽,
我的生命要和你的融洽在一起至死不忘!
就像一棵棕櫚樹依舊玉立亭亭,
不管暴雨狂風曾一度將它侵凌,
在重重的煩惱和厄運煎逼之下,
我們的愛情也將變得堅強而偉大!
塔勞的安馨,我的資產,我的財富,
你,我的靈魂,我的血,我的肉!
即使有一天你要離我他往。
去到那難得看見太陽的地方,
我也要跟著你,穿過大海和森林,
穿過冰霜、牢獄和敵人的大軍!
塔勞的安馨,我的光,我的太陽,
我的生命要和你的融洽在一起至死不忘!
1637年 (錢春綺 譯)
西蒙·達赫(1605~1658)是德國17世紀抒情詩人,曾任哥尼斯堡大學教授。達赫在創作內容上注重真情實感,有別于17世紀盛行的“巴羅克文學”,在文學史上屬于前期西里西西派。
《塔勞的安馨》這首詩是達赫為他的同窗好友鮑爾塔蒂烏姆和安馨在塔勞(哥尼斯堡附近的鄉村)舉行婚禮而作。詩用北德方言所寫,后由狂飆突進運動理論家赫爾德爾譯成標準德語,當做民歌收入其《民歌中各族人民的聲音》集子里。
雖然,詩中的抒情主人公并非詩人自身,但詩人站在新郎的立場上抒發新郎對新娘的愛情、其情感之真、愛意之實,已使人們忘記了這一客觀存在,詩中那熱烈樸實的新婚誓言早把人們的心房震顫。
詩的第一段,“塔勞的安馨”一聲渾情的呼喚把新娘介紹給我們后,向我們述說了新郎與新娘彼此之間的傾慕,“我對她很鐘情”,而她“總對我獻出她那一顆芳心。”愛是互相的,只有這樣的愛情才是牢不可破的。第二段,可以看作是用來互勉的新婚贈言。在充分估計到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難的同時,詩中寫道“我們總拿定主意要互相幫助”,“我們的愛情”只會“更加鞏固”。 第三段,用棕櫚樹以喻愛情,盛贊棕櫚樹“不管暴雨狂風曾一度將它侵凌”“依舊玉立亭亭”的硬性品格,預言“在重重的煩惱和厄運煎逼之下,/我們的愛情也將變得堅強而偉大!”。第四段,是新郎對新娘的愛的表白。詩中假設了愛的旅途中的不測,表示“即使有一天你要離我他往”,“我也要跟著你”。這擲地有聲的誓言表達出一種患難與共、至死不渝的堅定決心。
全詩四段,其中后兩段的結尾分別是前兩段結尾的反復。“塔勞的安馨,我的資產,我的財富,/你,我的靈魂,我的血,我的肉!”這是對新娘吐露出的一片真情。“塔勞的安馨,我的光,我的太陽,/我的生命要和你的融洽在一起至死不忘!”抒發了新郎的內心真誠。反復迭唱,傳達出滾滾激情,強調了綿綿愛心,層次推進全詩的發展。
不管是哪個國家,任何民族的人民的關于愛的聲音都是一致的,只不過是表達的方式不盡相同罷了。同是比喻,在東方國家就來得含蓄渾沉,而在西方國家則來得直截了當火辣辣。詩中,詩人運用的大量的比喻都是那樣充滿熱情、直抒胸臆,體現出一種豪放精神。
這首詩曾被人稱之為德國民歌中的瑰寶,曾由作曲家西歇爾譜曲,傳唱至今,歷久不衰。作為學者詩人,達赫能夠寫出這樣民歌味十足的詩來的確難能可貴。
上一篇:〔法國〕波德萊爾《黃昏的諧調》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法國〕亞默《她走下草原》愛情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