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蟻垤仙人《猴國篇(節選)》愛情詩鑒賞
〔印度〕 蟻垤仙人
羅摩來到了這個荷花池塘,
日蓮、藍蓮和魚在里面生長;
他的神志錯亂,不停地悲痛,
有羅什曼那在他的身旁。
看到了荷花池塘以后,
他高興得五官四肢發抖;
他對羅什曼那開口說話,
愛情折磨他真是夠受;
“羅什曼那呀! 你看哪!
般波池的園林多么漂亮!
那里那些高聳的樹木,
看上去跟山岳一模一樣。
我受著哀痛的煎熬,
愁思又把我來折磨;
為了婆羅多的受難,
為了悉多被劫奪。
大樹開著各樣的花,
花朵像展開的被單,
藍色、黃色和草綠色,
都發出了亮光閃閃。
羅什曼那! 這幸福的和風,
這充滿了愛情的日子,
這個甜蜜芳香的月份,
樹木都開花結了果實。
你看呀! 羅什曼那!
那繁花滿樹的景象;
大樹灑下了陣陣花雨,
好像那云彩下雨一樣。
在美麗的林中平坦處,
林中的樹木多種多樣;
微風乍起,樹木搖動,
把繁花吹落到大地上。
和風吹拂,愉快舒暢,
清涼中攙雜著旃檀香;
林子里彌漫蜜的香氣,
蜜蜂嗡嗡地在那里飛翔。
在那些美麗的山上,
峰頂的石頭閃閃發光;
山上生長著極大的樹,
繁花滿枝動人心腸。
你看四周那些,
光禿的頂上開滿繁花;
好像穿著黃衣服的人,
黃金遮滿了渾身上下。
羅什曼那! 這是春天呀!
各種各樣的鳥兒縱情歌唱。
我卻是已經丟掉了悉多,
愁思煎熬,焦憂難忘。
我被憂愁所侵襲,
愛情折磨得我難受;
杜鵑對我盡情地挑逗,
它愉快地歌唱不休。
在美麗的林中瀑布那里,
一只鷭在愉快地唱歌,
羅什曼那! 我春心蕩漾,
這只鳥兒更把我來折磨。
各種雌鳥在自己群里,
同著公鳥一起嬉戲,
羅什曼那! 狂歡的蜂王,
唱出的聲音非常甜蜜。
我焦思苦慮憂傷難忘,
那眼睛像幼鹿的女郎,
盡情的折磨我,羅什曼那!
像制呾邏月林中的風一樣。
在群山的峰頂上,
母孔雀圍著公孔雀;
它們觸動了我的愛情,
我正受著愛情的折磨。
你看呀! 羅什曼那!
公孔雀正在山頂跳舞;
求愛的母孔雀也舞蹈著,
圍繞著它自己的丈夫。
林子里孔雀的老婆,
大概沒有被羅剎搶走,
在這開花的季節里,
沒有悉多日子真難受。
你看呀! 羅什曼那!
那些花對我沒有用,
在這寒冬已過的春天里,
林子被花朵壓得沉重。
成群結隊的鳥兒盡情地歡樂,
它們唱出了模糊不清的歌;
它們好像是在互相挑逗,
也讓我忍受愛火的折磨。
悉多現在落入別人手中,
她也像我這樣苦痛;
我的情人說話甜蜜,
黑皮膚,長著荷花眼睛。
惠風帶著花香、旃檀香,
吹拂別人身上溫暖舒暢。
我老是想著我的情人,
風吹著我像是烈火一樣。
從前鳥聲非常凄厲,
告訴我要同她分離;
如今鳥又落到樹上,
叫聲歡樂愜人心意。
這一只鳥兒在這里,
好像要傳達悉多的信息;
這一只鳥兒會帶我,
把那大眼女郎去尋覓。
羅什曼那! 我的眼睛
看到了那些荷花瓣;
我就認為是看到了
悉多那同它相似的雙眼。
和風愜人的心意,
乍起在荷花絲里,
又從樹叢中吹出,
好像悉多在嘆息。
羅什曼那! 你看哪!
池水清涼,長滿荷花;
鴛鴦在水面里游戲,
迦蘭陀鳥也來參加;
還擠來了缽羅婆和羯蘭竭;
野豬和小鹿也安了家。
各種各樣的歡樂發狂,
好像把我的愛火點旺,
讓我想起黑皮膚的情人,
那面如滿月的荷花女郎。
看哪! 在錯雜的山峰上,
公鹿和母鹿呆在一起,
我卻是被迫同悉多呀!
那位鹿眼女郎分離。”
(季羨林 譯)
這里所錄的詩出自《羅摩衍那》第四篇——《猴國篇》。《羅摩衍那》是古印度另一著名史詩,在印度乃至世界文學中占據殊位。《羅摩衍那》可意譯為《羅摩傳》,亦即描寫羅摩生平的故事。被稱為“最初詩人”的蟻垤,是一位荷馬式的偉大人物。據說,他生下來便被遺棄,由山野村夫收養,成年后學壞變成強盜,后受圣人教誨,改過自新成為仙人。所謂仙人,古時印度即指婆羅門修行者。他長期堅持修煉,身體一動不動,結果全身被白螞蟻筑窩的土埋沒,此即“蟻垤”一名的來歷。《羅摩衍那》是一部鴻篇巨制的作品,經過了長時間的積累完善階段才問世的。成書年代,幾與《摩訶婆羅多》同時,大約在公元前10世紀。
《羅摩衍那》主要是描寫王子羅摩與妻子悉多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史詩將羅摩作為一個理想的英雄人物加以歌頌,而悉多則是忠于愛情,堅持正義、意志堅強的完美女性的化身。羅摩具有人的最高德行和神的無窮威力。他以委屈求全和自我犧牲的精神平息了一場權力之爭,維護了王族內部的安定團結。又以超群的武功,英勇頑強的戰斗,消滅了人間妖魔羅波那,成為正義的戰士和“人民的保護者”。在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中間,他又是孝子、賢夫、良兄和益友。悉多的形象是一個成功的創造,對丈夫的忠貞不渝是她性格的核心。她遭遇了千辛萬苦,始終保持著堅強的意志和斗爭精神。當羅摩被放逐時,她堅持隨同去森林,誓與丈夫同甘共苦,經受命運之沉浮。她遇難后一面悲念丈夫,一面痛罵妖魔。各種威脅誘惑不能使她動貪心、生畏懼。當羅摩擺出一副男權代表人的丈夫面孔責備她不貞而不肯收留時,她沒有表示軟弱,據理力爭,并毅然投身火中,請求火神出來證明自己“白玉無瑕無罪過”。當她仍不能得到社會寬恕時,只好求助于地母,投入大地的懷抱而毫無怨恨。悉多固然是一位賢妻,思想不超過所謂對愛情的專一,但對丈夫也并非百依百順。難能可貴的是,她是一個堅持正義原則、意志堅強的女性,從她身上反映出受壓迫婦女的苦難經歷,寄托了人們的思想感情和愛情理想。
總覽《羅摩衍那》的藝術手法,我們發現詩人在描寫自然景物方面具有獨到之處。這里,既有鳥瞰大千世界的全景圖,又有展示局部風光的袖珍畫;既有奔騰不息的恒河,又有郁郁蔥蔥的青山;既有怡然嬉戲的飛鳥走獸,又有聲嘶力竭的雷鳴閃電;既有春天的花香鳥語,又有夏日的驕陽朗月……但我們應該看到,詩人寫景是為了抒情,是將大自然的豐彩靈光與詩中人物的千變萬化的心靈世界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收到縱橫交錯、水乳交融、渾然一體的藝術效果。
這里我們節選了《猴國篇》第1章的部分詩節,由此可見詩人在即景抒情上頗具特色,堪稱一流。當十首妖王設計劫走悉多之后,羅摩非常痛苦,他與弟弟羅什曼那為尋找悉多而來到般波湖上。詩人通過對羅摩眼前出現的一派大好風光的細致入微的素描,揭示了主人公積郁良久的內心世界。就其寫景的手法而論,我們主要看到兩點:1.進行多視野、多畫面、多層次、多效果的描寫,從而推出恢宏廣闊、蔚為壯觀的場面。詩中既寫了山川林木,又寫了魚鳥花卉;既寫了風雨云彩,又寫了瀑布清泉。天地萬物,幾乎囊括其間,構成了一幅幅五彩繽紛的畫面。同時,為了渲染羅摩失妻后的憂郁苦悶心情,幾乎把春夏秋冬的景色都描寫了一遍。同樣的一只鳥兒,同樣的一朵花,隨著季節時令的流轉而變化無窮,產生出無限和諧的自然美的韻律。2.所謂的“灰色景物”與美景兼容并蓄,從而起到一種反襯、烘托的藝術效果。詩人注意到,對于羅摩來說,般波湖優美宜人的風景必然蒙上灰色的陰影。因此,詩人寫出了一些與羅摩思想感情相一致的黯淡景物,即“灰色景物”。但與此同時,詩人更多的是寫大自然的美景,從而與前者形成極大的反差。比如說,詩人沒少寫各種鮮花的美麗,但如今“林子被花朵壓得沉重”,那些花自然對他來說是無用的了。又比如說,詩人不時描寫和風帶著花香,吹到人們身上溫暖舒暢,但吹到他自己身上則“像是烈火一樣。”當然,除了這兩點之外,還有許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的來看,《羅摩衍那》無論從思想內容或者藝術風格來看,都不愧為是古代印度文學的瑰寶。羅摩、悉多的形象一直受到印度人民的狂熱崇拜。正如印度現代偉大詩人泰戈爾先生所稱頌的那樣:“幾個世紀幾個世紀過去了,但是《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的源泉在印度這個國家里并沒有枯竭。每天,每個村子里的每個家庭,都在朗讀其中的詩句。不管是市場上的商店還是在國王的宮庭門口,它們都受到共同的思想感情的尊敬。蟻垤仙人和毗娑耶仙人這兩位偉大詩人是應該受到歌頌的,他們的名字已經消失在時代的偉大征途中,但是他們聲音今天仍然象一股永不停頓的奔騰向前的潮流,在賦予印度億萬男女的家庭以力量和和平,并晝夜不斷地將千萬年古老的沃土帶到印度這塊心靈的土地上,使它變成肥沃的土壤。”
上一篇:〔法國〕雨果《獻給你》愛情詩賞析
下一篇:〔法國〕阿波利奈爾《生命獻給愛》愛情詩賞析